提高党员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久性课题

提高党员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久性课题

——重温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摘要: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就加强党员修养问题作讲演,形成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的重要文献,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76年后的今天,重温这篇著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性修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举措,更加有力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做好充分准备。

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就加强党员修养问题作讲演,形成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的重要文献,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76年后的今天,重温这篇著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性修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举措,更加有力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做好充分准备。

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形成过程

抗战初期,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来到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新党员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各不相同,而且是带着各种不同目的和动机来的,导致党内存在着诸多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他们的教育,他们自己的修养和锻炼,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他强调要加强“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毛泽东同志的这番话引起刘少奇同志的强烈共鸣,他开始思考关于加强共产党员修养的问题。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同志被任命为中原局书记。1937年11月27日,他到达河南渑池主持豫西省委会议。会后,豫西省委举办了两期党员训练班,刘少奇同志为学员作了关于共产党员修养问题和中共党史的报告,还撰写了《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提纲。这是他第一次讲共产党员修养问题。

1939年3月,刘少奇同志回延安参加政治局会议。7月8日,他应邀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作了关于党员修养的讲演。7月12日,他又对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员作了关于党员纪律修养的讲演。这两次讲演,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党员思想意识的修养,第三部分为党员组织纪律的修养。刘少奇同志把7月8日的讲演即第一、二部分整理后,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题,送毛泽东同志审阅。毛泽东同志看后给《解放》杂志编辑部写信,赞扬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提倡正气,反对邪气”,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应当快登。随后,《解放》第81期、第82期、第83与84期合刊,分三次发表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1942年6月,《修养》被列为延安整风中干部必读的22个文件之一,供全党学习。

《修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修养理论具有了比较完备的形态。从此,党性的锻炼和修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普遍用语和自觉追求。

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要内容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全面阐述了共产党员在理想信念、思想理论、道德品质、组织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修养问题。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

第一,强调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世界观,阐述了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刘少奇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还要长期地耐心地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新的共产主义的文化和社会道德。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一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建立自己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二是根据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去检查自己一切的思想行动,纠正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三是经常采用正确的态度、适当的方式,去和党内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斗争;四是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约束自己。

第二,指出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加强各个方面的修养,而“思想意识上的修养”是“一切其他修养的基础”。刘少奇同志指出,为了保持我们作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包括:“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在这些修养中,思想意识上的修养是基础。所谓思想意识的修养,就是通过思想上的斗争,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克服以至于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意识,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做到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

第三,将儒家“修养”概念引入党建领域,提出共产党员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创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典范。“修养”一词出自孟子的“修身以养性”。这是古代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身心培养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刘少奇同志对儒家文化这一重要概念采取扬弃的办法加以改造和转化,赋予党员修养以科学方法和时代内涵,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修养理论。他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共产党员要把无产阶级的各种伟大的进步的特性发展到最高度。每个党员要照着这一切特性来改造自己,要使自己具备这一切的优良的特性,这就是本质的改造。”他列举了孔子、孟子讲求个人修养的例子,说每个共产党员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锻炼,认真修养,尽可能地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质,就可以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最忠实、最好的学生”。

第四,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要“发扬和提高无产阶级的正气,克服一切的邪气”。刘少奇同志指出,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是“现今社会中人类的正气”,“共产党就是代表人类正气的”,“我们要发扬和提高这种无产阶级的正气,克服一切的邪气。”共产党是“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他反复强调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纯洁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对一个党员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必须坚持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相统一,坚持自内反省和外在监督相统一。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