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分(2)

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分(2)

二是天人合一、以和为贵。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应当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天人合一思想实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以和为贵就是论和谐。和谐是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是自然界生存变化的基本规律,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人的矛盾。毛泽东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此人活着就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又必须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怎么解决矛盾?解决矛盾的手段就是“和”。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而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以和为贵的思想赋予了中国人化解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方法论智慧。

三是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仁者爱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儒家的理想就是要通过“仁”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不同类别的人能够理解沟通,同一类别的人之间能够协作配合。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个性化十足的社会必然更加需要依靠“和而不同”的思想来包容,用中庸的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保留“不同”的基础上达到“和”的目的,求得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山东省主委)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