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的“和平牌”与“和实力”(4)

中国外交的“和平牌”与“和实力”(4)

“和实力”与“和平牌”的配合使用

信号与标志应当配合使用,在本文中就是“和实力”与“和平牌”应当配合使用,这样中国外交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这里的言就像信号,而行就像标志。你说的话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行动所构成的标志,即行胜于言。当言行一致时,行为可以增强话语的力量;当言行不一致时,行为的意义要大于话语,即标志的作用要大于信号。比如,当安倍政府一方面发出希望中日友好的信号,另一方面又参拜靖国神社时,我们当然更看重后一行为的标志性意义。总之,“和平牌”与“和实力”应当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即在没有“和实力”为后盾的情况下打“和平牌”,其效果为零。

这里的难点是如何平衡军事实力的和平使用与非和平使用,如何使军事实力的非和平使用不至于破坏中国的“和平牌”效果。在这方面,我认为需要“两个底线思维”。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在涉及领土、主权和统一问题上要适时动用武力;另一方面,我们坚持武力是最后手段的底线思维,并创造性地以非暴力或低暴力方式使用军事实力。比如,中越曾在西沙附近围绕中方981勘探船展开海上斗争。我方采取军舰外围监视、执法船合理冲击越船的行动策略,既坚持了不在南海打第一枪的底线原则,又取得很好的斗争效果。

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行动来配合“和平牌”这一信号,假以时日,“和平牌”x“和实力”必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其前景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人民日报》,2014年8月22日。

②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人民日报》,2014年5月21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