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意识形态工作(3)

加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意识形态工作(3)

三、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既要有积极的态度,也要有旗帜鲜明的政治勇气、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和主动自觉的政治责任感。

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需要旗帜鲜明的政治勇气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只有亮明我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主张,才能变消极防御为主动出击。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和西方咄咄逼人的态势,尤其是西方动辄对我国政治体制、经济形势、社会问题、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恶意“唱衰”、攻击污蔑、造谣抹黑,我们不能客气,要力争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对于恶意攻击党和政府的错误言论,我们要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给予强有力的回击。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同样需要冲锋陷阵、敢于牺牲的勇气。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亮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要不怕“中枪”,不怕被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人诬陷;要敢于讲话,敢于论战。有了这种政治勇气,我们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首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其次,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守社会主义阵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第三,要有坚定的中国立场。现代社会非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除了海盗、毒品走私和恐怖主义之外,价值观的问题,指导思想问题,民族文化问题和人才流失问题等,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这种非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比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即国家主权和领土受到外来入侵问题,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隐秘,也更为棘手。只有保证意识形态安全,才能确保国家和民族利益不受侵犯。第四,要有坚定的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替人民说话,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站稳政治立场,不能混淆是非,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左右摇摆。

2、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需要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

面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不仅要敢于讲话,而且要善于讲话。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从而凝聚起最大共识。要有理、有节,组织强有力的专家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的反渗透、反颠覆。首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要摆事实,讲道理。要从实际出发,把道理说清讲透;要以理服人,而不能用大批判的语言和方法。其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既不能走极端,也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而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讲究战略战术。第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要有理有力有节。在关系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但要把握节奏,有攻有守。第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要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问题的关键,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所谓“纲举目张”。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需要主动自觉的政治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也是严峻的、紧迫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形态渗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许多敌对势力往往把自己隐藏起来,有的利用手机和微信平台散布谣言,散布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散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试图动摇我国人民的理想信念,进而改变人们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方式。有些人以“不争论”为借口躲避矛盾,对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东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装聋作哑,甚至不以为然,放弃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这样的态度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危害极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要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增强坚定性、强化自觉性、发挥主动性,建好用好管好网络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不断提高议题设置的能力,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作者: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