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主批判》:西方学者反思选举民主

《选主批判》:西方学者反思选举民主

民主的原意是指人民当家作主。但说起民主的实现形式,现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在多党之间进行的自由的竞争性选举。如果说直到二十世纪初对民主的实现形式还存在不同看法的话,那么自从熊彼特1942年发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以后,这种对民主实现形式的理解就几乎变成了唯一的理解。一方面,一个国家哪怕刚举办了一次多党之间进行的自由的竞争性选举,即便其它方面没有任何实质变化,就会有人欢呼它走上了民主的道路,比如缅甸。另一方面,一个国家哪怕内部政治资源的分布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没有出现多党之间进行的自由的竞争性选举,就会有人断言这个国家从未进行过政治改革,比如中国。久而久之,当提到民主时,人们马上想到的是多党之间进行的自由的竞争性选举。民主的含义因而就从人民当家作主变成了多党之间进行的自由的竞争性选举。历史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已经终结了:民主变成选主。任何人只要质疑选主的民主潜质,就可能会被扣上“反民主”的帽子;然而,在其原产地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选主体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选主批判》一书收录的十二篇译文,是从大量文献中筛选出来的,由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撰写,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遮蔽下,它们是一股若隐若现的清流。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荣休教授汉娜·费尼切尔·皮特金:民主可以获得拯救吗?我老了,看你们的了

《革命、代表与现代民主制的根基》的作者克里斯托弗·霍布森承认:十八世纪以前,“代表”与“民主”处于水火不相容的两极。在用“代议”对“民主”进行转基因改造以前,“西方政治思想的经典在拒绝民主方面几乎是完全一致的。霍布斯、洛克、卢梭和启蒙运动者都不曾直接、正面地谈论过民主”。按照霍布森的分析,最早将“代表”纳入对民主的构想之中的,是法国大革命的两位核心人物:托马斯·潘恩和马克西米伦·罗伯斯庇尔。另一位著名的民主理论家约翰·邓恩对这种嫁接的看法是,“现代代议制民主几乎把民主理念改造得面目全非”,并因此对代议制民主的崛起持强烈的保留态度。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荣休教授汉娜·费尼切尔·皮特金坦承:四十多年前自己曾想当然地在代表与民主之间划上等号,或者至少是在民主与代议制政府之间划上等号;然而现在这个假定即使不能说完全错误的话,也存在严重误导,因为代议制政府已经演化为寡头制的一个新形式,普通人民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今天还有那么多人把两者的关系视为不证自明的公理,说明这种误导根深蒂固。为此,皮特金显得有点悲观,其文章《代表与民主:不稳定的联姻》以一个意味深长的问答结尾:民主可以获得拯救吗?我老了,看你们的了。

■哈佛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拉尼·吉尼尔认为:民主是可以获得拯救的,其途径简而言之就是超越选主

《超越选主:反思作为陌生权贵的政治代表》的作者、哈佛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拉尼·吉尼尔认为:民主是可以获得拯救的,其途径简而言之就是超越选主。在很长的时间里,她曾把选举、投票视为实现民主的首要方式,认为参与政治过程的机会首先意味着选举满意的候选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十年的民权律师生涯打破了她对选主的迷信。现在,她认识到,“选主理念是一个糟糕的民主观,这尤其是因为它将政治代表与其选民分离开来,将选民彼此分离开来。……陌生权贵的统治,不论是选举的、任命的还是靠爵位得来的,都是对民主的挑战”。那么如何才能拯救民主呢?她在文中列举了选举前后公民直接参与的四个古今例证,颇具启发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