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这两个阶段之后,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到乌克兰危机发生,一系列全球和本地区形势的迅速变化,预示着这一地区的主要国家可能将开启一个新的转型阶段。无论是哈萨克斯坦总统提前大选之后正在认真准备的五个领域的全方位改革; 无论是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精英正在思考中的“危机政治经济学”,即以进一步开放改革来探寻生存和发展之路;还是中国在习近平、李克强主政之下,既强调国家建构,凝聚国民共识,又切实地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国家干预的新改革思路,都表现出这样一种未来的可能前景。
这就要求这些国家在内部复杂转型和对外交往中,继续凸显和加强国家的宏观主导和调控作用,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事实证明,若无此,无论是转型、改革,还是现代化进程都难以为继。在此同时,必须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积极因素,提升政治文明和民主决策的水平,加强法制建设。
此外,还有非常必要的一步,就是欧亚地区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营造内部改革的良好国际环境,并力争以这种“开放式的倒逼”——不仅向西方国家开放、也向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开放——来推动内部的进一步改革。
地区合作的一条新路
从乌法会议的初步成果来看,第一,无论是金砖、还是上合组织,均把目光投向未来的发展,并已经对此做出了中长期的预估和安排,这是国家导向之下的区域合作的一个自然结果。第二,从规模上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可能为上合组织带来新的动力,特别是南亚方向的发展机会;同时,上合组织也可能为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的和谐相处提供条件。第三,从质量上看,不仅有类似于金砖银行、应急储备基金等体制性的设置,而且类似于中蒙俄三边会谈的多边机制也在逐渐实施。这都证明了欧亚地区合作有望走出一条新路。
这条新路的含义在于,不仅追求一种新型的外部发展模式:不对抗、不冲突、不干预内政、努力实现在多样化路径之间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期待以此化解危机,推动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这可能是乌法会议留给世界的一个重要信息。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