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政副中心怎么建(2)

北京行政副中心怎么建(2)

通州为何能脱颖而出?

通州为何能“预留行政办公用地”?“十年传言终成真”是怎么回事?北京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为何选定通州作为副中心?

“聚焦通州,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而是经过了多届市委、市政府长时间的酝酿和深入调研思考。”王飞说。通州是京津冀城镇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之一,其脱颖而出,有历史和现实因素。

通州的定位,前后经历了四次演变。

卫星城,这个定位,始于1993年的城市总规划,通州首次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重点新城,这个定位,始于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通州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是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总规提出,在通州预留发展备用地,作为未来行政办公用地使用。

城市副中心,凸显通州特殊。2012年6月,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落实聚焦通州战略,分类推进重点新城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2014年初,习总书记到北京视察时提出“结合功能疏解,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做强新城核心产业功能区,做优新城公共服务中心区,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格局”。通州建设全面提速。

这一次,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行政副中心”的最新定位,承接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转移的功能更加明确。

经过20余年的建设,行政副中心已具基础。如今的通州,地铁八通线、6号线等便捷通达中心城;六环路、京哈、京津塘等交通线,形成骨架;优质资源,分类承接,已有10余家中小学和医院在通州开办分校、分院;环境提升,运河两岸,景观优美;城镇建设用地,有效控制。黄艳说:“根据初步梳理,通州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约55平方公里,功能疏解预留有充足空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