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生态化人格,离不开环境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教育,环境教育是环境专业教育和非环境专业教育的统一;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它不仅涉及生态环境知识与技能,也涉及关于环境的价值、态度和信念,还注重环境的体验与情感。通过走向自然,去了解环境、理解环境、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环境教育应当是一种贯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全过程的终身教育,这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西方当代著名思想家欧文·拉兹洛曾说:“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人类的最大局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地球的有限,而是人类意志和悟性的局限,阻碍着我们向更好的未来进化。”内心的贪婪决定了我们对自然的贪婪,精神世界的萎缩堆积起畸形化的人格。而生态文明的发展急需人们打造出健康的精神世界,急需人自身的觉悟,包括对自己责任的觉悟。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强化责任担当,使广大公众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为什么说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道理在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并由此引发出生态危机,人人难辞其咎、人人难逃其害;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并由此而为克服生态危机出力,人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如果我们每个人,或大多数的人都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工作和生活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头顶的天空就会更蓝,脚踏的大地就会更绿,江河湖海的水就会更净,我们的国家就会更美丽。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