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老兵一家两代为抗日阵亡滇军守墓70多年

幸存老兵一家两代为抗日阵亡滇军守墓70多年

摘要:陵园建成后,幸存老兵尤汉清在1945年退役时,就放弃回归云南原籍,选择在此照看墓地,并在距陵园不到500米的地方安了家,至死无怨无悔。老人走后,他的儿子又继续守墓。这件事情,应该让每个云南人知道。

张与仁将军

张与仁将军的女儿在回忆父亲 都市时报记者 郎晓伟

今年4月,我们兄妹到江西高安,参加了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纪念碑落成典礼。这里埋葬着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军十二师673名云南抗日将士,我父亲当时是师长,这些将士牺牲后,父亲组织人将这些人掩埋,并题词。

让人感动并想不到的是,陵园建成后,幸存老兵尤汉清在1945年退役时,就放弃回归云南原籍,选择在此照看墓地,并在距陵园不到500米的地方安了家,至死无怨无悔。老人走后,他的儿子又继续守墓。这件事情,应该让每个云南人知道。

悲痛:

673名云南将士葬于老虎山

父亲张与仁是楚雄姚安人,曾经在黄埔军校当教官。1939年秋任新编第3军新编12师师长,出滇抗战,1941年3月任新编第3军中将副军长兼新编12师师长,6月授少将军衔,抗战胜利后退役在南京休养,1947年7月授中将军衔。

许多人不知道,1941年12月,作为长沙会战的组成部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3军在高安、奉新两地,经过21天的浴血奋战,成功击退日军。高奉战役阵亡将士达1000余人,其中有碑文记载的仅673人。1942年2月,阵亡将士们的遗骸下葬于高安市龙潭镇的老虎山,并修建了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这些都是云南人啊,这些将士牺牲后,我父亲非常悲伤,当时就建了碑,并写下了碑文。可后来,随着岁月的变迁,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杂草丛生、荆棘遍布,损毁严重。上世纪70年代,陵园的石板、立柱甚至烈士的墓碑都被当地一些农民拆掉用来修桥,做了桥面;陵园两侧的石狮被挪到龙潭村的桥头,铭文碑被附近村民撬走铺在了龙潭桥面上。

经过云南阵亡将士后人的多方呼吁,去年,当地政府开始重新修建,于今年4月建成,我们兄妹参加了纪念碑落成典礼。

这次参加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纪念碑落成典礼,我们得知了一件事情,就是当时在高奉战役中,来自云南宣威的司号长尤汉清幸存下来。但他念念不忘阵亡的战友,一直在当地守墓,他死后,他的儿子继续守墓,让人感动啊。

尤汉清在抗战结束后,在龙潭镇龙潭村定居,结婚生子。他的家离公墓不到500米。随后,他默默为阵亡的战友守墓数十载。

这以后,尤汉清教育孩子们,要继续守护着安葬阵亡将士的公墓。1999年,尤汉清去世,临终前要求儿子把他葬在公墓中,并嘱托他们接力为抗日阵亡将士守墓。现在,他的儿子尤国庆为公墓做起了守护人。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