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核心力量

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核心力量

1931—1945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四大国”之一和“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毅然承担起扶助亚洲弱小国家的道义责任,成为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坚强核心。

号召东方各民族团结抗战

早在1939年1月,毛泽东就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作为亚洲反法西斯主要力量,处于抗战一线的中国特别强调东方各被压迫国家和民族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举行在延安的东方民族友人座谈会,为加强对东方各民族斗争的指导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决定召开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建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同盟。1941年10月26日,“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在延安召开,来自日本、印度、荷属东印度、菲律宾、马来亚、缅甸、泰国、越南、朝鲜、台湾等地的130余名代表参会。大会听取了朱德的总报告和各国各民族代表的情况汇报,深入总结了其反法西斯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大会成立了“延安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确立了“团结东方各民族的力量,建立巩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打倒法西斯强盗,为东方各民族的自由平等与解放而努力”的宗旨,选举了最高权力机关、主席和执行委员;通过了组织东方各民族抗日义勇纵队、成立东方民族学院和培养民族干部的提案;并向中国、日本、苏联、美国和英国发布了告人民书。这一举动,奠定了东方各民族团结抗日的政治和组织基础,将东方各民族的反侵略斗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增强了中国在东方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影响和号召力。

入缅支援盟军作战并入越受降

1942年1月,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改变了中国孤军抗战的局面。盟国组建了包括中国、越南和泰国在内的中国战区,由中国领导人担任最高统帅。此后,中国军队除在国内抗日外,还数次出国履行战区职责,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担当和牺牲精神。

中国两次入缅支援盟军作战。1942年2月,应英军紧急请求,中国派出第5、第6和第66军共10万人的精锐部队,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到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转战1500多公里,取得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解围战的胜利,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到印度。特别是1942年4月仁安羌一役,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与日军激战2日,救出被围困的英军7000余人和被俘的英军官兵、美国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被解救人员“个个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甲午战争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出兵援助邻邦抗击侵略,付出了6万人的重大牺牲,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和广泛赞誉。英国《泰晤士报》赞扬中国军队“以少敌众,英勇果敢,将使盟军之战绩,益增光辉”。1943年10月—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再次出国作战,与美军一道实施了缅北和滇西反攻,歼灭日军4.9万余人,收复失地8.3万平方公里,成功打通中印公路,有力配合了印缅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盟军的反攻。

1945年8月,根据盟军最高统帅第1号命令,中国主持“中国境内(东北地区除外)、台湾和北纬16度以北的法属印度支那”地区的受降。1945年9月—1946年3月,中国派遣陆军第1方面军进入越南,在河内设立占领军司令部,接受北纬16度以北的日军投降,对稳定战后越南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