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应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基层干部应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因此,无论是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遍“多数”的基层干部,都要真正写好情系百姓、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真正当好人民群众放心、贴心、暖心的勤务员。

当前,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农村的社会环境、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大大改善,但与此同时,这种发展的“惊喜”也滋生了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病”,比如,农村交通发达了、通讯畅通了,少数基层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拉远了;农村发展的差异性不断显现,富裕村、示范村的建设如火如荼,而贫困村、后进村的发展困境越发明显;还有一些“蚊子”式的干部在农村“三资”的处置、惠农物资的发放、征地拆迁补偿等方面肆意“插手”,克扣老百姓的血汗钱,坐收渔翁之利等等。可以说,原本和谐的“鱼水关系”逐渐变成了“蛙水关系”,这对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作为国家政策执行的“前线实践者”,广大基层干部必须树立为民服务的群众观,用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民生台帐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在思想上贴近百姓,争做人民群众心中的“暖心剂”。在基层工作一年多,笔者发现,现实农村生活中,出现很多与为民服务不相和谐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基层干部淡化宗旨意识,忘记了自己作为基层管理者、百姓服务者所应尽的义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表达的诉求能躲则躲、能拖则拖、能避开则避开。古人云:“君为轻,民为重”。因此,我们的基层干部必须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思想阀”,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也就是说,广大基层干部既要认清自己是由人民群众推选出来行使权力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越大就意味着肩上的担子越重、身上的责任越大,更需要谨慎用好权,又要始终尊重群众、敬畏群众、心系群众,要尊重人们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无论在宣传党的方针时,还是执行国家政策时,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想法和诉求当作干事创业的参照系。可以说,基层干部只有夯实了心中有群众、一切为群众,才能真正成为广大百姓心中最强的“暖心剂”。

在办事上为了百姓,争做人民群众解忧的“定盘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做实事,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系、应尽义务。放眼我们身边,被喻为困难群众贴心人的金俊超、殚精竭虑为人民的好书记沈浩、抢着最累最脏最危险活儿的优秀共产党员郭明义、公仆情怀守护羌山湔水的好干部兰辉等等,这些干部的先进典型的一个共同价值就是时刻为人民解难题、为群众解忧苦。因此,作为百姓最为贴近的基层干部,就应该当好人民群众的“定盘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困苦以及诉求放在头等地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当好人民群众的“定盘星”,一方面,要经常深入群众当中,真切体会百姓生活喜忧,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另一方面,要坚持真做真干的为民大气魄,在为民办事、服务中不能走马观花、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敷衍塞责,更不能假心假意、胡作非为,而要尽心竭力、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其实,只要把为民办事这个必修课做好了,那么人民群众的“定盘星”这句话说出来才有底气和厚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