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编配和年薪谁来管

国企高管编配和年薪谁来管

7月13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公司新增5位副总经理,至此其副总经理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1位,遥遥领先同行企业。新增5名副总经理后,贵州茅台高管人员已到14名,而其年薪更可能高达2107万元。

国企高管的职位和年薪由谁来定、谁来管,一直是一个既敏感又有争议的话题,已成为建立健全国企分配机制的核心。一家企业,应该配备几名高管,企业高管的年薪又是多少,按理说是企业内部确定的事情。但茅台作为一家国有上市企业,是国内白酒行业的老大,对于高管的人数本应是有定数的,也早应向社会进行了公示。而此次,贵州茅台突然增加5位副总经理,致使该企业高管达到14名之多,年薪更可能高达2107万元之多。如此庞大高管和薪酬数字,猛然一看,让人感觉有点晕。一个国企,为何要配这么多的高管职位?他们的年薪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这一下子让人捉摸不透。

推进政企分开国企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让国有企业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接受市场无形之手的“调控”,正是这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方向。而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国资委与国有企业高管,都是坐在一条板凳上的利益相关者,把国资委或政府部门的一些领导派到企业中任职几年,即使没有职位也可以增加或多设职位来均衡,这对一条板凳上的人员来说,都是各有好处的。既然国资委给企业出了资,当然是要从中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现有国企领导人的亦官亦商身份,正是国企高管薪酬一直无法捋顺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国企高管人员配置中较为随意没有定数的关键问题所在。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一方面,中央正在治理领导干部职数超配滥配,遏制领导干部权力过大、不按规矩用权及乱用权、乱花钱、不作为等问题;另一方面,中央正在加快推进公务员薪金制度改革,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职级及薪酬分配机制,以有效解决体制内存在分配不均、人浮于事、为官不为等问题。而对于国企来说,中央也正在推进政企分开,并加大民生资本的融入,减少因企业垄断问题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国企的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必定能为国企的高管过多过滥,确定薪酬的随意性开出一个好方子。

党的十八届三中会上,中央已经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国企改革确定了明确的方向。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明确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有利于”,是国企改革的一次“思想解放”,对消除国企改革的认知误区和观念障碍意义重大。对此,推进国企人权、财权及薪酬制度等改革,都要改革中进行有效和大胆的尝试。比如,国企高管职数的确定要进行缩减,人员应该从全社会公开选聘,而非局限于体制内选拔;国企高管应被视为对业绩负责的经理人而非具有行政级别的“准官员”,更不能随意地把公务员岗位的领导干部放到企业中轮岗或任职当高管;国企高管应该享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和激励机制,高管薪酬的确定不能是企业想定多少就多少,必须根据工作绩效引领薪酬分配。

而实际上,每个国企都是一个“小政府”,那份羹是企业中每个人都想得到的,只要当上国企的高管,享受的肯定就是高薪俸禄。政府部门的一些中级领导干部,就想方设法到国企中当高管,干几年后再转回政府继续当领导,享受的是渔翁得利之事。因此,在推进国企改革中,正如一些媒体分析提出:“必须大胆解放思想,不应再为政府在国企中的持股比例下限是多少而郁闷纠结,不应继续在国企去行政化方面止步不前,不应再为推进管理层激励而缩手缩脚,不应继续一看到让民企控股国企就惊呼国有资产流失。”唯如此,国企改革将打开新的局面,人下国企才不会出现14名高管的现象,更不会为高管拿了多少的薪酬而备受公众关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