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底”到底在什么地方?(3)

中国经济的“底”到底在什么地方?(3)

严重过剩的产能要调整

第二个条件,从供给角度来看,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转型再平衡”?实际上,这是一个供求平衡的问题。高投资的回落是需求的逐步回落;而需求回落的同时,供给也会相应回落。供给就是满足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方面需求的一些产业,主要是指重化工业。但是,需求降得相对比较快,而供给降得比较慢,所以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另一种表现是所谓通缩问题,就是KPI(注:关键绩效指标,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39个月负增长,最近是-4.6%;而煤炭、钢铁、铁矿石、石油、石化这五大行业的KPI大约是-20%左右,这五大行业占整个工业KPI回落的50%-80%。过去经济回调有一个不可持续性的现象,每当五大行业盈利水平下降时,整个工业盈利水平也会下降。所以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大幅削减这些严重过剩的产能,同时又不会对整体工业盈利造成大的冲击?按照合理的标准,煤炭和钢铁减去20%-30%的产能后,才能达到盈利平衡,企业才能盈利,东北、河北、山西等地区的财政收入才能恢复增长。

虽然去产能是这些行业恢复盈利的一个条件,但各地方都不愿意减去自己的产能。所以,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去产能,让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达到供求平衡,恢复盈利,价格实现正增长。

下一步要达到中高速均衡点,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高投资决定了未来中高速增长的水平。那么这个水平到底有多高?第二,如果达到中高速增长水平后供给减不下来,我们的效益状况可能会变得相当差。那么,该如何保持一个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呢?

从供给的角度讲,目前我们经济的“底”仍没有探着。我们做过测算,这个底大概在6%-7%之间,而且会在今明两年触到。今年定的增长目标是7%,我认为我们应该能够比较接近或者达到这一目标。但我更关心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的效益状况怎么样?我们希望的,是这个速度能让我们在将来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效益和财政收入能够具有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