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中国创新能力在世界中的位置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显示,在世界40个主要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位居第19名,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处于中上游位置。从国家创新指数得分和排名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创新具有如下特点:
中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稳中有升。尽管近两年世界经济受到需求萎缩和局部地区突发事件的影响,许多国家经济在衰退,但全球创新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入围全球前十强的国家与上年相同。前5位国家排名保持不变,依次为美国、日本、瑞士、韩国和以色列。丹麦、瑞典、荷兰、德国、芬兰分列第6—10位。金砖国家除中国外,排名仍然处于落后位置。俄罗斯、南非均比上年下降1位,分列第33和36位;巴西和印度排名不变,分列第38和39位。中国处于竞争最为激烈的第2梯队,虽排名第19与上年持平,但指数得分比上年提高3.2分,与后面的加拿大、卢森堡和新西兰等国家间的优势从原来的高出0.6~1.3分增加到2.9~3.3分;与排在前面第18位的比利时的差距则大幅度缩小。
中国创新能力呈现跨越式发展,大幅领先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从历史看,国家创新能力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只有那些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少数国家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显示,中国创新能力已大幅超越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2013年,中国人均GDP刚刚超过6800美元,在40个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和南非。但是,中国创新指数得分已接近许多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这一特征与同样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日本、韩国十分相似。
中国创新活动重心正由知识创造向技术创新延伸,企业创新成效明显改善。与上年相比,中国除知识创造指标排名下降1位外,其他4项指标排名均有所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明显。创新资源指标位居世界第29位,比上年提升1位,主要得益于我国R&D投入规模和强度的持续上升。知识创造指标排名第19位,比上年下降1位,主要缘于单位研究人员专利产出效率的下降。企业创新指标排名第13位,提升2位,原因在于我国企业创新投入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步增加。创新绩效指标排名第11位,提升3位,主要归因于我国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创新环境指标排名第13位,提升1位,表现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创新产出正在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和价值提升转变。指标数据显示,在创新产出数量大幅增长后,反映我国创新质量的指标正在持续改善。2007年我国科学论文数量即已达到世界第二位,但论文质量相对不高,科学论文引证数世界排名曾经多年大大落后于论文数。但2013年我国科学论文引证数世界排名已经从2007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3位。三方专利数量的世界排名则从第11位提高到第6位。我国创新发展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综合判断,我国多年科技投入的累积效应开始显现,创新能力仍处在上升通道,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已处于中上游位置,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仍有望进一步缩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