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基层协商路径
记者:做好城乡社区协商,有何意义?
项继权:城乡社区协商是确定和解决城乡社区真正带有公共性、紧迫性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社区协商的方式,各不同的利益主体相互讨论、平等协商,可以就问题的确定和解决达成共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仅能够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能够使群众通过问题的解决而满意。
陈伟东:城乡社区协商还是实现居民要求、基层问题向党和政府反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重点工作部署在城乡社区落实的一种较好的途径。
唐鸣:从更加广阔的角度来说,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对于推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广泛性、多层级、制度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城乡社区协商是基层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发生在城乡社区,在此意义上,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城乡社区协商应为我国整个协商民主体系的基础。
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的四大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城乡社区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框架内的制度安排,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内容、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唐鸣: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项继权: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伟东: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