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心:树立良好家风,提升家庭幸福指数(4)

摘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建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文明,社会也很难文明。重视家庭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无论何时家庭问题都不可忽视。著名教育专家赵忠心指出,家庭教育的主题是建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家庭成员公认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审美趋向、价值观等的总和。良好的家风对内可对家庭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外可树立良好的家庭形象。

二、什么是家风

什么叫家风?一个家庭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家庭成员公认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审美趋向、价值观等的总和就叫家风。过去人们很重视家风,现在人们不太重视。我经常谈一个问题,家庭教育不要仅追求方式方法(方式方法是必要的,但那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建立良好的家风。

家风的作用很大。家庭教育就是家风的熏陶,每个家庭都有家风,我们过去以为家风都是有钱人、大户人家才有的。不,每个家庭都有,不管穷、富,地位高、低,都有自己特定的家风。有文化的通过文字把家风记录下来了,大多数没有记录下来,但是一代代地往下传,随着时代的变革,会有些变化,但是最基本的东西不会变。

家风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内,由于有良好的家风,家庭成员生活在其中,特别是孩子、未成年人生活在其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耳闻目染、潜移默化。教育越是无形,效果越好,因此有“教育无痕”的说法。越是没有痕迹的教育,效果越好、越深刻。所以家风的熏陶对人成长的作用很大,这是对内。

第二,家风还有一个对外的作用,一个家庭的家风实际上在社会上展现的是一个家庭的形象,家庭的形象决定社会对它的评价。中国人过去特别重视家风,谁都不能违背,因为家风关系到家庭的兴衰,你的家风好,就是口碑好,社会形象好。家风好,人们就愿意跟这个家庭联络、合作,人家就愿意跟这个家庭攀亲,家风好,人缘好,朋友就多。如果家风不好,大家都躲着你,有闺女也不嫁到这家,有儿子也不娶他们家的闺女,他闺女长成仙女,你也别娶。尤其是在中国,在国外两个人结婚,跟家庭好像不太有关系,在中国,你娶一个闺女,等于娶了这一家子,你嫁一个男人,你等于嫁到了这一家。中国就是这样,娶嫁就等于两家联姻。所以过去孩子要结婚、搞对象的话,大家把关看什么?不是看这个对象的长相,也不是看这个对象挣多少钱,看家庭背景。

中国人过去特别重视家风的问题,重视家庭成员,尊重家风、遵守家风。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社会家规特别严,谁犯了错、违背了家规就要处罚,甚至开除家籍。有人研究为什么过去中国的家规那么严,说是为了培养奴才、奴性,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其实这个结论是不对的,这几年我想了想,为什么中国过去的家风这么严,谁违背了就要打,就要骂?因为中国家风关系到这个家庭在社会上的形象,比如电视剧《大宅门》,七爷把他儿子的腿给打折了,为什么这么严呢?他违背了家规,他当汉奸。这不是培养奴性,而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声誉。

现在人们不太重视家风,重视家风就是把道义放在第一位,不重视家风的,一定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重利轻义。比如说有的孩子要出门了,家长嘱咐:“出门以后,别给我丢人现眼!”有的家长这么嘱咐:“出去以后,别给我吃亏!”这两句话是两个不同的价值观,前边“别给我丢人现眼”,注重道义,注重家庭的名声;后边这个“不要吃亏”,重利轻义,不重视家庭的形象。现在我发现好多人就是不怕丢人现眼,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觉得理所当然。这是违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

过去中国人“嗟来之食”不能吃,“盗泉之水”也不能喝。现在不是,不管怎么来的,先吃饱了再说,不管水是什么水,我渴了,该喝就喝。中国人过去很讲究道义、名声,现在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是进步了,在道德建设方面,我个人认为,是倒退了。家风的问题,中国人历来都很重视,为什么重视?因为家风好不好,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前途。比如在三国时期,那时候还没有科举制度,社会怎么选官?举孝廉,由乡间的士绅来推荐,推荐讲孝廉家庭的孩子做官,那时候就是推荐,后来是科举考试。一开始还是比较好的,确实推荐了一些好人做官,到后来慢慢就出了问题。就像我们当初“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推荐工农兵学员似的,一开始推荐得还是不错的,等到后来大家醒过味儿来了,我有权,我何不利用我的权势来推荐亲戚呢?后来就不行了。

两晋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歌颂家风的诗歌和文章。两汉时期的舒广很有学问,当了皇太子老师,他退休的时候,皇帝和太子奖赏他黄金,他拿回家之后并不把这些黄金分给子孙后代,而是拿来请客。有人说,你怎么不给孩子们留点啊?他说,我们家条件已经不错了,有地耕,有粮食吃,只要他们勤劳,完全可以自足。他说,人品好的,钱太多容易损其志,人品不好的,钱会促使他变坏。这就是一个家风。

唐朝末年,社会风气不好,一些当官的子弟胡作非为、不思进取、吃喝玩乐、捉猫斗狗、挥霍无度,没几年就把长辈创下的家业给挥霍一空。有一个名叫柳玭的,是唐代藏书家柳仲郢的儿子,他很有见解,发现这个情况后,专门给他子弟写了一个《诫子弟书》,针对当官的、社会地位高的家庭的孩子,他嘱咐道:

你们生活在名人家庭,有社会地位的家庭,一定要格外地严于律己,为什么?第一,社会地位高,是众矢之的,大家都看着你。第二,因为你社会地位高,所以人们对你的道德要求就更高,你不能跟一般人一样,应该比别人要强。第三,你地位高了,可能有人嫉妒你,因此要特别谨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子弟看看很有好处,很值得人深思。大家现在关注官二代、富二代,这些名人家庭、有社会地位的家庭,应该带头把家风建设好。

大家都知道包拯,包拯的家风非常清廉,家规也非常严格。过去好多的家训都是几千字,甚至几万字,有的是写了一本书,像《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等。包公的家训在我的记忆当中,是最简单的,一共三十七个字:“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大概意思就是,我的子孙后代要做官的话,有贪赃枉法的,不许进家门,死了也不许进我家的祖坟。

家风决定家庭的社会形象,是一个家庭的脸面,中国历来很重视。现在我们应该大力倡导重视家风建设,因为家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发展,也关系到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三、如何建立良好家风 

家风的作用,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作用很大,应该重视。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在谈到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只注重具体教育的方式方法,我不赞成,家庭教育不单纯是个“手艺活”,因为家庭教育的工作对象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件,做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件,做一个桌子,做一个板凳,我们学会几招,就可以做出来,孩子不成,孩子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光靠几招不行。大家看网上的东西,别都信,因为网上好多是自媒体,是自己发表的东西,没有经过审查,也没有经过推荐,没有学过教育学,没有学过心理学,也没有从事教育的经历。比如有人说了,“按照我这 几招做,就可以把孩子搞定。”这“搞定”是个什么概念?这“搞定”是不是就是家庭教育成功?孩子老实了,不惹事了,就是成功了?所以对网上的东西别都信。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家风,那么怎么建立家风?

第一,提高家长的修养。家风是什么?家风是家长带头建立起来的,家长在家风建设当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家庭的家风好不好,就看家里面辈分最高的人的德行。要想把家风建设好,家长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这是最重要的。

比如人们都知道中国有一个窦燕山,“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窦燕山的五个孩子全培养教育成功,用现在的眼光看都是省部级干部,他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我看了很多关于窦燕山教子成功的书,大概是这么个情况:窦燕山出身一个富裕家庭,家里有钱有粮食,他从小就心术不正,老想坑人害人,占人便宜,穷人从他们家借粮食,他借的时候用小斗量,但到还时候,他改用大斗量,直到三十岁还没有子嗣。他爹本想管教他,但是没有管好就死了。他爹死后,有一天给他托梦,对他讲:“你心术不正、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不但无子而且无寿。你要赶快改过迁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还有可能挽回。”窦燕山醒来以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以后,窦燕山改邪归正,开始学好。从前之恶不敢再犯并且广行善事,在家里兴办义学、积德行善克己利人。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仪、俨、侃、尔、僖。窦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礼都按照古礼进行,家中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耕女织,和睦孝顺,所以才有五子联科。   

窦燕山的经验就是一条:家风好,这孩子就会学好。而家风好不好的关键,就在于家长,在于家长的人格,家长的人格决定家风的好坏。我们要想建立良好的家风,首先必须明确家长的责任,就是家里的带头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