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改革解读

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改革解读

(原题:经济形势谨慎乐观 调控改革亟待落实)

201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必须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调控政策,守住就业、效益和风险底线,加快配套改革步伐,促进经济加快迈向中高端新境界。

经济“趋稳”背后仍有隐忧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大有其必然性。但经济增速过低或下滑过快容易引发失业、金融和社会稳定风险。我国经济情况复杂,判断形势关键要区分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了“大头”,才能看清发展的“势头”。

消费回升的基础不稳固。从需求看,消费是“大头”,占比达60%。近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小幅回升,但如果考虑到基数低、去年曾现小幅反弹后继续下滑等情况,则目前回升难说已成定局。从增加值看,作为消费主要内容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二季度分别增长6.1%和5.4%,虽然略高于一季度,但比去年各季度明显放缓,也低于GDP增速。中长期内,消费主要靠收入增长和新消费热点的带动,但这涉及要素结构调整、制度变革和科技创新,不是朝夕之功。

第三产业提速不必然带动经济提速。从产业看,第三产业的贡献超过第二产业,占比达49.5%。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均高0.5个百分点。但类似情况2012年一季度也曾出现且持续近两年,结果GDP并未同步提速。而占比43.7%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1%,连续第7个季度回落。部分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的确发展较快,但在经济中占比十分有限,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GDP中占比不到1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1%,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滑缺口。

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回落。从收入看,劳动者报酬占GDP 一半左右,企业收入占1/4,生产税净额占比不足1/5。近似代表劳动者报酬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双双回落,二季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6.7%,较一季度分别低0.6个和0.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6月当月虽然有所提高,但往年也呈现类似月度间波动规律,难言趋势性回升。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降幅连续收窄,但这只是部分企业,而且与上市公司情况并不完全吻合。

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支撑经济企稳,内生动力尚未形成。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其中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2.3%,而占比65.1%的民间投资增长11.4%,今年以来持续放缓,说明市场对投资仍然谨慎。融资角度,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中占七成,上半年投资资金来源增长6.3%,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8.6%,国内贷款和外资分别下降4.8%和30.9%。这说明,占比5%的财政投资在发挥逆周期调控作用,而银行对市场化投资前景仍不看好。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