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式外交”的国学课:扬帆但信风(2)

“习式外交”的国学课:扬帆但信风(2)

六、2013年10月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要秉持茂物目标精神,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不能“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出处: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明·张凤翼《灌园记·后识法章》:“进去罢,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七、2013年10月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的主旨演讲:《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亚太是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我们都是亚太这片大海中前行的风帆。亚太未来发展攸关亚太经合组织每个成员的利益。】

出处:唐朝尚颜《送朴山人归新罗》

原文: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寓意:是作者预想的一幅气势恢宏的海景画卷:广阔无垠的大海没有尽头,扬起风帆向着目的地御风而行。

八、2014年3月 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

【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释义: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教科文组织一定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谱写新的篇章。】

出处:宋朝朱熹·《春日》

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寓意: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九、2014年7月 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

【中国人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

出处:《司马法》

原文: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寓意:国家即便再强大,如果喜欢战争也必然会灭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今天,中韩关系登上了更高起点,我们的眼界应该更加广阔,我们的目标也应该更加宏远。】

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寓意: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

出处:《大学》

寓意:把道义作为利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