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外交理念 理解十大“关键词”

学习习近平外交理念 理解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1】中国梦

【经典论述】

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2013年6月7日,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

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强调中国梦同周边国家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很多周边国家领导人积极呼应。要加强宣介,重点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说过:“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团结协作、发展振兴是拉美人民薪火相传的梦想。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拉双方要勇于追梦、共同圆梦。

——2014年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

【解读】新华社文章《“中国梦”的对外解读》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维护世界的“和平梦”、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进步梦”是和谐的统一。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前驻英大使马振岗曾撰文指出,习主席外交活动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外交为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服务,服从于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

【关键词2】命运共同体

【经典论述】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天,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休戚与共,中国人民的梦想和各国人民的梦想紧紧相连。

——2014年6月4日,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发表题为《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主旨演讲

6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应该看到,世界还很不太平,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南北差距依然悬殊,亚非国家的主权安全、团结合作、共同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

【解读】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表示,习近平站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思考总结历史经验和面向未来发展的课题,对如何实现亚洲发展、如何处理亚洲与世界的关系,做了深刻的总结。“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系统阐释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明确了中国的作用、角色和道路,有助于实现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