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外交理念 理解十大“关键词”(3)

学习习近平外交理念 理解十大“关键词”(3)

【关键词5】互联互通

【经典论述】

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更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这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的讲话

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互联互通是一条脚下之路,无论是公路、铁路、航路还是网络,路通到哪里,我们的合作就在哪里。互联互通是一条规则之路,多一些协调合作、少一些规则障碍,我们的物流就会更畅通,交通就会更便捷。

——2014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发表讲话

【解读】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李向阳认为,习主席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腾飞的翅膀和血脉经络,深刻地揭示了“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适应亚洲发展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基础,可以向外扩展打造经济走廊、开发园区、自贸区等合作项目。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评论说,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将为APEC合作的“车轮”铺设更加平坦、宽阔的前进道路。

【关键词6】正确义利观

【经典论述】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题为《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的演讲

“中国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中国说到的话、承诺的事,一定会做到、一定会兑现。”

——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在蒙古国发表《守望互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演讲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2015年1月8日,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的重要讲话

【解读】《人民日报》钟声指出,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既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理念,也是中国外交遵循的重要原则。义利观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精髓,强调重义轻利、舍利取义、以义取利、见利思义。孔子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些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道德准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

巴西中国-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塞维利诺·卡布拉尔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中国已经开始在国际事务中显示出自己的领导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向世界传达出“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的外交理念。在这种愿与世界携手共进的义利观引导下,中国不断促成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为亚太梦、拉美梦乃至世界各国的团结合作带来生机活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