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约束”内外兼顾:内塑动力,外施压力
激励和约束是决定公务员行为的两个重要方面。激励解决的是“想干”、“愿意干”的问题;而约束解决的是“必须干”、“怎么干”的问题。仅有激励而没有约束,则可能会导致官员的“乱作为”;仅有约束而没有激励,则可能导致官员的“懒作为”、“慢作为”甚至“不作为”。因此,激励和约束必须要做到“内外兼顾”,做到内塑动力,外施压力。
“内塑动力”是指一个人的努力工作必须要靠内在的动力来驱动,即所谓的激励因素。解决官员的激励问题,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挖掘公务员的激励资源,通过建立多元有效的激励机制共同塑造官员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从目前的情况看,除了要根据公务员职业特点设计合理规范的薪酬制度外,公务员的从业安全环境、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职业精神等方面亟待改善。当然,加强公务员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政府官员的道德标准是进一步的升华。
“外施压力”,就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外在约束机制,防止公务员慢作为、懒作为、不作为,促进公务员积极有为、有所作为。外施压力重点要解决的是促使公务员的行为更加规范、更加有效。要通过规范政府的权责体系,切实将权力关在笼子里,尽可能减少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做到依法依规办事;通过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行政,促进全社会对公权力行使的全方位监督,防止权力任性滥用;通过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和责任落实。
政治生态环境的转型,既是环境的转变,也是身处环境中的人的转换和适应,两者之间的互动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和常态,但这一互动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很难做到“一步切换”到位。在这一时间内,一方面中央要强化顶层设计,拿出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是否可以参考法律上的“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新法替代旧法、新规矩替代旧规矩的过程中,给予一些官员“改过自新”的机会,为新政实施提供更加安全的政治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新华网,2015年3月5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