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须增强危机公关意识

领导干部须增强危机公关意识

近年来,部分领导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挑战中,往往由于缺乏危机公关意识,采取了一些不符合传播学和危机公关原理等做法,引起一系列危机的次生灾害及社会矛盾,使政府和领导公信力受到影响。当前,亟需梳理党政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危机公关意识缺乏的表现形式,从源头上提出化解策略,防止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危机公关意识从而激化社会矛盾。

综观近五年来发生的各类典型案例,可梳理出当前领导干部面对危机时缺乏危机公关意识的具体表现如下。

拖。当危机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常有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是能拖则拖,面对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质疑,不作积极和有效的回应,希望以时间换空间,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但现实中,事与愿违,有些危机事件一拖再拖,拖成了新的次生灾害或激化了社会矛盾。反而容易出现更难处理的局面或是被动的情形。典型的案例当属陕西的“周老虎”事件,对公众的质疑长时间没有正面回应,拖到最后,将事情拖大,产生了其他社会矛盾。

否。领导干部遇到危机事件质疑时,第一时间本能地就想到否认,否认的内容包括事实真相、责任认定及具体原因等客观要素,往往给公众一种感觉,该单位或领导干部不敢面对或怠于担当,缺乏实事求是和负责任的态度。

急。当危机事件发生后,部分领导干部急于转移公众视线,撇清与该事件关系,往往将事件归结于自然灾害等客观外在因素,推卸责任,力图减少危机事件直接带来的压力,达到引导舆情的目的。但现实中,往往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抗。部分领导干部遇到危机事件时,往往忘记自己的公职人员和公共利益捍卫者的身份,时常将自己置于公众对立面,一遇到公众的质疑就会出现情绪失控,抱有一种对抗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宽容和包容心,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当面指责或呵斥记者和网民,批评媒体,造成恶劣影响,给危机进一步升级埋下伏笔,容易引起其他的社会矛盾。

堵。危机事件发生后,部分领导干部不是根据事态情况主动公布真相,做好危机沟通和公关,而是习惯于人为地堵塞信息传播渠道,寄希望于删帖或封网页等极端措施,试图从源头上去封堵信息传播,达到控制危机事件目的。但在网络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想将某件事情信息彻底封锁和删掉几乎是难以做到的。

控。在危机事件处置实践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和形象,快速掌握危机公关中的主动权,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不同声音的发布者进行强制控制,有的甚至违法采用强制措施限制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来维稳、控制危机,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最典型的案例是前几年某公安部门领导派人跨区域抓“负面”信息发布者或网民,引起社会的不满。

针对以上党政干部缺乏危机公关意识的情况,可根据危机公关和传播学的原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回应公众的关切,全方位引导舆情,消除群众的质疑,达成社会共识,防止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危机公关意识从而激化社会矛盾。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