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2)

中国共产党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2)

对抗战的科学预见和正确的战略决策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即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总是十分重视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用以武装全党,指导党的事业发展壮大。抗日战争初期,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物质技术落后的中国前途如何?是战还是降?战胜强敌的法门何在?举国上下,一时间莫衷一是。这些重大问题必须用科学的理论给予回答。在关键的历史时刻,深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起了这一历史重任。

《论持久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全面分析了中日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充分论证了中国能够、也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现实,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发展阶段,并认为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将最长、遇到的困难也将最多,然而它却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毛泽东掷地有声的结论。《论持久战》发表后被广为传颂,成为指导全民族抗战的军事理论纲领。而抗日战争的实际进程则证实了毛泽东预见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科学的判断是制定正确战略的依据。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浴血奋战却节节败退,兵力与装备落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才能生存发展并坚持抗战到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对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所处的环境、面临的任务以及战争走向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审慎分析,逐步形成了建立巩固的敌后根据地,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战略。这一战略转变,“关系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关系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非常之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1页)

从实际出发解决抗战问题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模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30年5月,毛泽东就提出要反对教条主义,形成“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进入抗日战争以后,1938年10月,毛泽东又率先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做“实事求是的模范”。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化用了成语“实事求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其作了新的科学解释,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之成为表达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概念。1945年,中共七大“把理论和实际密切地相结合”作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的确立,开辟敌后战场战略决策的形成,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做法,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