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经天 精神永存(2)

日月经天 精神永存(2)

——纪念恽代英同志诞辰120周年

1924年11月,他在《中国青年》发表论文《怎样进行革命运动》,比较具体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本国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并掷地有声地明确指出“帝国主义是一戳便穿的纸老虎”。1925年3月,恽代英对中国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少,却是打倒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唯一可靠力量,因此必须成为其他阶级的“中心与领导人”。他同时又指出,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小资产阶级,从他们的经济地位来说具有倾向革命的可能性,因此也应该尽力促使他们加入革命阵营;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而买办阶级则一定“是反革命的”。因此,“我们应当联合世界革命势力,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同时,并需打倒国内军阀、买办阶级、土豪劣绅,使一切被压迫的中国民众都解放出来”。这些分析与毛泽东1925年12月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他们的分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在经济理论方面,恽代英是我们党内最早提出中国必须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家。1923年,他针对所谓“中国不宜工业化”的错误观点,坚决主张“以工立国”,发表了《中国可以不工业乎?》等重要论文,明确指出“中国亦必化为工业国然后乃可以自存”。关于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具体经济政策,恽代英也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构想,包括收回全部关税主权、积极引进外资和外国智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良租税制度等。

为坚持和捍卫革命统一战线,针对国民党内新老右派歪曲三民主义和反对国共合作的种种谬论,他先后发表了《读〈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民族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与阶级斗争》等战斗檄文,阐明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926年1月,恽代英出席国民党“二大”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5月,他受中共指派来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主任教官。针对蒋介石企图将革命军队变成个人篡权的工具,恽代英写了《党纪与军纪》《纪律》《主义》等重要论文,为培养和建立一支为人民而战的军队作出了理论贡献。

恽代英文化素养很高,他熟谙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通英文、德文和日文。凭他的才华,个人和家庭完全可以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但他舍弃了这一切,全心全意为革命而奋斗。他曾经说过,“譬如我,假使跟着蒋介石,也大可升官发财。但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不能不反对反革命的甘作民众叛徒的蒋介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立即联合国民党左派宋庆龄等发起了“讨蒋运动”。1927年5月,他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汪精卫发动“分共”后,他先后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担任过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和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28年冬,恽代英奉命到上海,先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

恽代英生活简朴,被好友萧楚女喻为“当代的墨子”。在白区坚持地下斗争,生活异常艰苦。恽代英却不以为然,非常乐观。他曾对妻子说:“我们是贫贱夫妻,我们看王侯如粪土,视富贵为浮云,我们不怕穷,不怕苦,我们要安贫乐道。这个‘道’就是革命的理想。为了实现它而斗争,就是最大的快乐”。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不幸被捕,英勇牺牲前夕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千古传颂的《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在南京慷慨就义。

在恽代英牺牲84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其英灵的是,他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早已取得历史性胜利;他追求的富国强民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执笔:李良明、恽铭庆,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遗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1&ZD079〕成果)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