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遵守党的纪律规矩
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无人例外。服从组织,拥护中央,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守纪律,而且要模范带头守纪律。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这时将近初冬,中央红军给养面临困难,向红十五军团借款2500银元,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从仅存的7000银元中毫不犹豫地拿出5000块交给中央红军。多年以后,他在回忆此事时说:“当时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中央。”据黄克诚回忆,1938年7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四四旅旅长一职空缺。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团长田守尧是红二十五军团的老同志,论资格、能力,由他代理旅长较为合适。朱德考虑由田守尧代理旅长职务,并找其谈了话,让其代理三四四旅旅长职务,等候八路军总部任命。而八路军总部则从三四三旅调杨得志来任三四四旅代旅长。田守尧有点闹情绪。在党委会上,朱德对田守尧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最后说道,“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就不能出台。共产党员嘛!我们都听党中央的,不能闹情绪”。
财经纪律是党的纪律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1941年,正是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受当时国共关系的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办事处的财务工作重担由中共南方中央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负责。为了改善办事处的生活状况,董必武在处理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同时,对办事处机关的伙食开支实行严格管理和监督,他要求办伙食的同志既要想尽办法改善领导和同志们的伙食,又绝不能乱花一分钱。曾有一个月,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向党中央写信检讨。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无论是党的领袖,还是革命战士,为着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革命理想,自觉遵守并模范践行着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发扬民主,服务大众,廉洁自律,在延安、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首要经验。延安时期,正是因为我们党重视纪律建设,严明党的纪律,才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这是我们党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必须运用好这一法宝,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将党的纪律和规矩摆在首要位置,维护党中央权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