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科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2)

中国历史科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2)

——写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之际

摘要: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伊始,中国学者就从遥远的东方投来关注的凝望,但“顾吾国竟无一人往焉”。从无缘参与的喟叹到胡适孤身一人代表中国参会,从派代表团定期参会到作为东道主主办盛会,岁月的年轮铭记了一代代学人为之魂牵梦绕、倾力拼搏的印记,也见证了中国史学话语走向世界的征程。

“机遇和荣誉体现进步与实力”

学术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结缘实际上是与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崛起、国力的提升及学术话语权的成长相伴随的。王建朗认为,中国史学会申办成功的背景首先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空前提高。“机遇和荣誉体现进步与实力,也充分表明国际历史学界对中国的重视和信任。”

文化软实力和学术话语权从来都是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胡德坤表示:“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的召开,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以往的会议多在发达国家举行,此次在中国举行,带有某种象征意义,是中国崛起的表现、中国魅力的展现,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学科发展和中国史学会影响力扩大的结果。”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历史学研究不断开拓进取,在理论、范式、研究手段和学科体系等方面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崭新面貌:断代史与专门史研究不断深入;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孕育出新;区域社会史、新文化史以及生态史、心理史等不断拓宽史学研究领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看来,这种发展和进步表现在史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国家清史编纂工程、徽州文书的整理与研究、晚清与民国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中华大典》的编纂等大型资料整理和专题研究项目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清史编纂工程启动于2002年,计划用十余年时间,组织1000多位清史专家,创造性地继承修史传统,开展全面的清史研究,最终推出100卷约3000万字的大清史。目前已整理出版一大批《文献丛刊》《档案丛刊》《研究丛刊》《图录丛刊》成果,在初稿全部完成基础上开展统稿工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称为是一项承载着“中国考古学百年梦”的工程,这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工程。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努力,工程各课题组对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20多处都邑性遗址和中心性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复原了不同时期先民的生活情景,为最终揭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打下坚实的基础。

20世纪初,大量珍贵敦煌文物损失或流失国外,乃至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之说。这一状况深深刺痛了中国学人的心,振兴敦煌学成为他们的夙愿。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以来,我国的敦煌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敦煌大字典》《敦煌学研究丛书》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引起国际学界的瞩目,使敦煌学回归故里,并迈着自信的脚步款款走向世界。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新的学科目录,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开启了学科发展的新阶段。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介绍,世界史学科近年来表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独立思考而非“拾人牙慧”的研究成果增多,环境史、全球史等研究领域扩展,高校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尤其是非洲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等区域研究中心相继成立,并充分发挥世界史学科关照现实的智库功能,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

“本届大会上,中国历史学者将参加所有场次的讨论,不只是全球性历史问题,还包括某些区域历史。这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历史学研究范围的广泛性,也说明我们达到了可以和世界同行并肩对话的水平。”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方辉是此次会议筹备的主力,他十分自信地表示。

除了专业研究的繁荣发展,史学研究也逐渐走出书斋,与时代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陈祖武指出,近年来的读史热、国学热显示历史开始重回人们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等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历史科学的重视,必将使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运用历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而这些无疑也促进了史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