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政治动员工作。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政治动员发动民众,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支持和参与战争的热情,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政治优势。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动员武装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动员思想就已基本形成。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表现有几个方面。
其一,讲清抗战目的,激发民众热情。在整个抗战期间,毛泽东始终将群众动员看作是抗战“胜利的最基本条件”,将其放在政治动员的首要位置,这就确保了我党人民战争政治动员思想的绝对正确,并且最大限度激活广大民众的这种忠诚和激情。
其二,开展宣传教育,唤醒民众觉悟。毛泽东非常注意加强政治动员宣传教育,指出:“怎样去动员?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从而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唤起他们团结抗日的民族觉悟。
其三,巩固统一战线,关注民众利益。毛泽东指出:“我党主动地把抗日以前没收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的政策”,它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关系,使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抗日动员中赢得了主导地位和民众政治信任。
其四,整合民众力量,组训民众团体。1938年3月24日,毛泽东在致朱德、彭德怀等人的电报中就提出,八路军在开辟根据地的过程中必须在统一战线方针下“以动员群众参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民众力量的组织和利用效率。
毛泽东抗战政治动员思想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适应抗战形势,强调动员开展的普遍深入。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说道:“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们,至今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等等,这就强调了大众化的社会教育在政治动员中的重要地位。
(二)动员方式灵活多样,强调动员的思想感染力。毛泽东对政治动员方式的运用十分灵活。一是充分利用了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等舆论工具进行宣传反击。二是非常重视典型示范的动员方法。三是善于运用丰富的文艺活动进行动员。
(三)依靠党员干部带头,强调政治动员主体建设。毛泽东认为, 除了提出基本的政治动员口号外, 共产党员“应该提起自己的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 成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模范。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主共和国的一切任务而奋斗时,共产党员应该做到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虚心体会情况,依靠群众的多数,得到群众的拥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