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与经济增长新常态(3)

“改革红利”与经济增长新常态(3)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然而,随着资源配置的逐渐优化,居民所需要的产品已经被生产出来,地市土地已经用于住宅、商业,其他要素也被配置在了能够带来更高产出的地方,农村劳动力已经在有更高生产率的城镇就业。在这种条件下,通过改善资源配置能够带来的增长空间会日益缩小,从而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逐渐放慢。

当一个社会资源配置完全优化,或趋于经济学家所说的“帕累托最优”时,不再可能通过改善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增长。这时,中国经济将真正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进入索洛模型所描述的状态,除非技术进步、劳动力增加,否则经济增长将会停滞。这也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都经历过的从高速到中高速,再到资源优化配置条件下的缓慢增长过程。下图的直线是由GDP增长率拟合的线性趋势线。

虽然相对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已得到很大优化,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目前的资源配置已经完全优化。因此,我们仍然存在进一步改善资源配置、增进经济效率,从而在一段时期维持高中速增长的空间。为此,通过“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既存劳动力数量、技术水平条件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以延缓增长的放缓,在尽可能长的时期保持高中速经济增长。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放松各类市场管制,减少各类审批,放开资源价格,放开行业准入,让资源在价格引导下自由流动,在市场中优化产业及经济结构。大家都可以看到,本届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没有政府保护的条件下,一些低效率、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会在市场中被淘汰,而新兴的高技术、低消耗,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则会发展起来,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中自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产品的升级。

其次,培育更为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直接融资市场的发育、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对于构造多样化金融市场,创造更多样性、可近乎连续替代的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系列,对于优化资金资源配置、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增进市场宏观金融政策微调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再次,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从而进一步优化劳动、土地资源配置。农民稳定在城镇,承包地向大户及专业化经营者集中,在宅基地流转中为城镇发展提供更多土地。

最后,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继续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非单纯扩大出口为导向,积极扩大国际贸易,直接投资,推进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合作,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全球范围优化中国的资源配置。

正确认识过去高速增长的真正原因,才能清楚地说明目前为什么增长放缓,并寻求保持经济继续高中速增长的政策。如果承认过去的高速增长最主要来自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非来自充沛的劳动力、技术的自然进步,特别是有效的调控政策,那么继续着眼于这些方面的政策,将无助于推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甚至可能带来长期增长的负面效应。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