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要有问题意识

践行“三严三实”要有问题意识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破解领导干部“不严不实”难题的内在诉求。要真正破解“不严不实”难题,就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深挖修身、用权、律己方面的“不严”问题,细查谋事、创业、做人方面的“不实”问题。要践行“三严三实”,就要意识到“家丑不扬”危害性,敢于揭示问题,找到推进工作的切入点;就要意识到“讳疾忌医”的严重性,勇于剖析问题,抓住推进工作的关键点;就要意识到“不为人先”的庸俗性,善于解决问题,凸显推进工作的新亮点。

践行“三严三实”要敢于揭示问题

践行“三严三实”,首先要意识到“家丑不扬”的危害性,敢于揭示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借此找到推进工作的切入点。“家丑不可不扬”,语出明代洪木便的《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原文为:“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其意是说,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由此可见,“家丑不扬”作为一种掩盖问题的传统意识,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时至今日,这种意识仍有一定市场。

从表面上看来,将已经出现的“不良现象”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有利于维护个人良好形象,是一种可行的权宜之计。然而,如果一味将“家丑”掩盖在局部范围内,不将其公布于众,就很难解决业已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人们甚至会沉迷于这种陋习,并使其愈演愈烈,最终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再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此意义上,“家丑”早晚会被传扬出去。与其遇到问题时遮遮掩掩,其后造成对己更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倒不如尽早将“家丑”揭示于众,以一时之短痛,使其得到重视并得以解决。事实上,个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既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家丑”,又是推进工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关键是能否意识到“家丑不扬”的危害性。如果能够破除这种狭隘的陈旧意识,敢于将“家丑”揭示出来,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活结”。反之,如果拘囿于传统的思想框框,想方设法掩盖问题,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是观之,出现“家丑”固然不是好事,但如果敢于正面揭示,反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使积久成弊的问题得到解决,则是推进工作的内在诉求。

践行“三严三实”要勇于剖析问题

践行“三严三实”,还要意识到“讳疾忌医”的严重性,勇于剖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抓住推进工作的关键点。“讳疾忌医”,源自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其意是说,怕人批评而不愿剖析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看出,这是一种消极对待问题的错误意识。但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其具体表现是,当问题出现时,不是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是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这种做法,不仅无益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而且将会使类似的事情不断重演。其原因在于,不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存在的问题就会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

事实上,只有意识到“讳疾忌医”的严重性,深入细致地剖析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才能将问题化解。尤为重要的是,剖析问题实质的过程,也是推进工作的过程。要推进工作,如果连眼前的问题都不能剖析和解决,何谈立意高远的建功立业。反之,如果能够正视问题,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找到其形成的原因,就可以将其适时破解。而剖析和破解难题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寻找推进工作关键点的过程。这是因为,要推进工作,就必须找到其关键环节或关键点。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只有打蛇打到“七寸”上,抓住工作的“牛鼻子”,亦即抓住了推进工作的关键点,才会达到以点带面乃至触类旁通的良好功效。奇怪的是,人们对所谓的“牛鼻子”很有兴趣,但却不知个人和单位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推进工作的关键所在。由此看来,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意识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性,勇于剖析问题,才能探寻到推进工作的关键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