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抗战时正面战场才是主战场,敌后游击战只是次要战场。事实并非如此。到了抗战中期,敌后战场才是主战场。而且这不是中共的宣传,恰恰相反,这简直是国、共、日三方史料少见的共识之一。各方史料的分歧不在于敌后战场是否是主战场,而是在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的原因。
日本史料
"大东亚战争开战以后,中国派遣军的一些劲旅随之转用到南方战场,中国战线成了国军作战的一个分支。派遣军的任务主要是着眼于恢复现占领地区的治安,至于积极作战,则受到严格控制。"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昭和十八年的中国派遣军》,中华书局1984年版,192页
"(1941年秋后)作战目的是以维持治安、肃正占领区为主,不要进行大规模进攻作战。必要时可发动速战速决的奇袭战,但以返回原驻地、不扩大占领区为原则。"
——1941年1月16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制订的《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转引自《华北治安战》第四章“1941年度的治安战”第一节“指导对华长期战的各项措施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
国民党史料
“(1938年底)日军作战地域配置之兵力,仅为10个师团、4个旅团,约为其在治安地域兵力之半数,实无法发动大规模之攻势。更可见日军必需留置大兵力以制压中国游击部队,以力求确保治安地域之安定。”
——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三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67年,123,124页
“本战役期间(即“抗战中期”),国军加强游击作战后,在日军所谓“治安地域”之华北及京沪杭一带,牵制约20个师团之兵力。为其“中国派遣军”全兵力三分之二,致其在“作战地域”兵力,仅余三分之一,无深入作战之余力。因而国军得保持西部基地之安全,使继续持久抗战有利。又日军在华北及京沪杭地区,亦仅能占据点、线,不能控制广大地区,以榨取人力及资源。足见游击作战,收效甚大;若无共匪从中破坏,则其效果当更显著。”
——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七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67年,237页
小结:日本承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日军主要任务是维持占领区的“治安”。国民党史料统计“抗战中期”时,日军在“治安地域”(即敌后战场)使用兵力远远超过“作战地域”(即正面战场)。中共资料就不用说了。所不同者,日本认为原因是东南亚需要用兵,所以在华兵力不足,必须以稳定后方为主要任务。国民党认为是国军游击队的功劳。中共则认为是共军游击战的功劳。
然而话说回来,尽管对原因有不同解释,但三方都一致承认:抗战中期,敌后战场是主战场。
——摘自华夏网《抗战中期开始,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关于抗日战争的几个真相》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