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谈“十三五”:改革红利不是一个空洞的词

蔡昉谈“十三五”:改革红利不是一个空洞的词

摘要:周期性问题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上升周期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下行周期可能会导致周期性的失业;二是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交替出现。

到“十三五”,如果还是依靠原来这些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进步速度,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可能会降到6.2%。不过,改革带来的红利能为GDP增长贡献1到2个百分点。加起来,仍能达到8%左右的增长水平。

中国经济见底了吗?这是个经典的宏观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在讨论周期问题时,自然会问“这个周期是否到最低点”。但是,宏观经济学除了周期问题外,还研究一个问题,即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在我看来,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个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对于这个过程,中央对其做出了一个“三期叠加”的概括,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换挡期、调整期和阵痛期都是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

周期性问题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上升周期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下行周期可能会导致周期性的失业;二是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交替出现。

去年中国通货膨胀率为2%,今年前三个月是1.2%。很显然,没有通货膨胀压力。去年到今年基本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1%,与200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基本是一致的。企业还反映有招工难的问题,工资持续上涨的现象也都在发生,说明没有周期性的失业问题。所以,很显然,可以说我们并没有出现周期性的经济下行。

经济增长下行,却没有出现失业现象,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由于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别是劳动力的供给以及生产率的提高,由它决定的潜在增长率本身是下行的。

追根究底,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是因为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2010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人口达到峰值,之后就呈下行趋势。新成长劳动力也好,甚至新毕业的各个领域的学生也好,要么已经达到峰值现在处于下行阶段,要么是即将达到峰值。经济活动人口到2017年会达到峰值,之后也会绝对减少。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