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学而催产要三思而行!(3)

为上学而催产要三思而行!(3)

【启示与思考】

关于孩子的入学年龄的问题,家长与学校之间一直争论不休。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早点把孩子送进学校,学校往往以孩子未满6周岁为由拒收。就是孩子差一天满6周岁也不能通融。曾有消息说,教育部酝酿对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但教育部随后发出声明辟谣,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执行“年满6周岁入学”的规定。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孩子的入学年龄呢?客观地讲,如果孩子年龄太小,心智发育与学龄儿童差别太大,确实不应该过早入学。比如,由于心智不成熟,低龄孩子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学习比较吃力,在学习活动中被“边缘化”。再比如,年龄小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个头较小,容易受同学“欺负”。等等。

但是家长们对此并不买账,普遍认为孩子仅仅晚生几天,被迫推迟一年上学不公平,不仅要多花钱,还容易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9月1日以前扎堆剖腹产人为提前出生日期以外,还有的家长要求医院在出生证明上做手脚,或者到派出所塞红包、跑关系更改出生日期。不过户籍管理越来越严格;全国中小学生学籍联网,籍随人走、终身不变,家长做手脚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我虽然不赞成家长提前剖宫产拔苗助长,过早让孩子入学,但是因为孩子离6岁只有一天、两天“之遥”,就把孩子拒之校门外,也很难体现出公平与科学。

其实,不接收将满6周岁的孩子入学在法律上也找不到足够的依据。因为对孩子入学年龄问题,除了《义务教育法》第93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基本义务教育。并无其他禁止性规定。也就是说,年满6周岁应当接受义务教育,并未明确禁止未满6周岁的孩子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就我的理解,《义务教育法》的法律精神应该是,教育部门与学校要把年满6岁尚未入学的孩子请进学校,而不是“一刀切”拒绝将满6岁的孩子入学。更不能像某些地方那样把当年9月4日满6周岁且已经上学三周的学生请回幼儿园复读。

另外,禁止9月1日未满6岁的孩子入学不人性化,也不符合国人的传统习惯。9月1日(含9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虽然开学时未满6岁,但是按照传统的说法,12月31日才是年度分界线,孩子年龄应该按虚岁计算,不宜给同一年份出生的孩子人为划分出两个年龄段。据专家介绍,不少国家当年1月至12月出生的6岁孩子均可进入小学学习。如果教育部门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与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顺应传统习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把当年满6岁的孩子都纳入入学范围,不仅争议要小得多。每年8月下旬提前剖宫生孩子的风景也会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