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理论指南(2)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理论指南(2)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重要论述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始终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发展理论也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判断和新的发展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

第一,科学判断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直接决定着经济政策的基调和走向,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的着力点。2013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时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用“新常态”来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014年11月在APEC会议发表演讲时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作了系统的论述,指出新常态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同志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论述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经济新成长阶段,寻找新增长动力和源泉,制定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南。

第二,将创新提高到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减弱,需要加快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于新成长阶段的经济增长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习近平同志对创新的论述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三,强调生态文明的价值。人类文明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开始迈向生态文明,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生态文明在习近平同志的理论论述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论,生动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和权衡取舍,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的自身发展,迈向新的文明形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四,强调公平正义和民众对发展利益的分享。公平正义是人类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分享发展利益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根本动力。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这就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贯穿于我国改革发展之中,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新的理论与实践共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