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特殊历史地位(3)

“九一八”事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特殊历史地位(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第三,判断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第三个重要的条件是,最初起源性质的战争,和后来的其他战争中间有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如果中间有着一定必然的因果联系,那么,这个源头性质的战争,从因果联系的视角而言,它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先占领中国东北,再渗透中国华北,并发动对中国的全面战争,占领华北,占领华东,占领华中,占领华南部分地区,然后发动太平洋战争和入侵东南亚的战争。这些战争是环环相扣的战争,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如果不能够占领东北,并且稳固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日本则没有力量进攻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日本侵略军控制华北以后,在中国部分地区殖民统治力量得以稳固,才能够抽出力量,进攻华东和华中地区,并进攻华南。在把这些地区基本控制以后,日本为了获得东南亚的橡胶和石油等战略物资,必然要入侵东南亚,但是,如果不对美国开战,不压制美国的势力,日本进入东南亚的战争必然失败。因此,这侵略东南亚的几乎同时,日本对美国开战,偷袭珍珠港,企图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获得在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与制空权,稳固他在东南亚的侵略战争。所以,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因果链,因果持续演化的过程,各个局部和地区性的战争,串联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因果链条。

同时,就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战场关系而言,日本曾经企图要在中东与北非地区与德国会师,并且北上与德国一起夹击苏联。但是,由于陷入中国战争的泥潭,日本军队抽不出更多的兵力去进攻东南亚,同时,也由于中国驻印度远征军反攻的牵制,无法抽调足够的兵力,以至于日本要进攻印度的战争,在进攻印度的初期,从缅甸攻打印度英帕尔高地的时候,由于兵力严重不足,没有打通交通给养运输通道,而遭遇惨败。

其现实的结果是,因为没有拿下印度,所以,日本无法进一步向中东和北非地区发动进攻。同时,也由于日本军队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潭,无力抽调更多的军队北进西伯利亚,也就无法同德国形成夹击苏联的态势。这种局势使日本和德国,没有能够形成相互支援的犄角局面,从而保证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在亚太战场和欧洲战场,能够联合在一起,对德意志轴心国3个国家,构成各个击破的局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