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寇在制造成为“无人区”之后是怎样去对待此地区尚未死完的中国人民呢?
五台一区前坪村共四十户,男女老少共120名,壮年劳动力32个,半劳动力(青壮年妇女)16个,共劳动力40个。在风雨及时与努力耕作的情况与条件下,每人每年平均收获粗粮320斤,合小米224斤。绝大部分生活资料是依靠糠菜度日的。自从经过日寇制造“无人区”占领后,1944年1月至4月,共四个月的时间当中:
出款(共十二项)1837. 97元(银洋)
第一次出148. 42元(四项)
第二次出818. 86元(三项)
第三次出483. 54元(二项)
共出黑钱280元
应酬与花姑费107. 65元
共出工3600个
出粮(1943年9月至12月共四个月)1930斤。
从上面的材料当中可以看出和估计出来几个问题:
一、按1837. 97元银洋,合边钞91828.5元(当时每银洋一元合50元边钞),平均每人在四个月内,负担765. 23元强,边钞每人每年平均负担2295. 69元,当时边钞每2元买米一斤。以此计算每人每年负担米101.3斤强。
二、每人在四月内负担米16斤,每人每年负担米43斤。
三、连款合成的米191.3斤共为每人每年负担小米239.3斤。在好年成每人每年平均收入细粮为224斤,这样便不足15.3斤。
四、再看劳动力使用在农作上的时间有多少呢?
全村40个劳动力在四个月(120天)内为敌作工3600个,即每劳动力为敌作工90天,全年为敌作工270天,作四分之三,只有四分之一时间去农作。
在日寇统治区的人民,每人每年向敌负担占其全部生活资料的106. 67%,劳动力使用于农作时间为四分之一。
(边区农会调查报告)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