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城市要理性务实,勿以“智慧”之名行弱智之事
辽宁日报:有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从根本上是技术问题,而一开始您就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更主要是顶层设计和制度问题,现在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单志广: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巨系统。顶层设计体现政府推动、政府引导、政府整合资源的能力,对打破数字鸿沟、部门隔阂及原有利益,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应做好两个方面的顶层设计:一是政策规划层面,二是技术实施层面。
辽宁日报:在实践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或者说有哪些必须应对的核心挑战?
单志广:第一,避免设计局限化。智慧城市是复杂巨系统,需要用大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论指导,而以往面向孤岛式、烟囱式的小系统信息化规划设计方法和模型对智慧城市而言是不能有效适用的。第二,破解信息碎片化。第三,力戒建设空心化。一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追求“三大”,即大屏、大厅、大机房,过度追求表面的“高大上”。第四,破除安全脆弱化。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扩大了信息系统边界,比如沈阳一旦建成智慧城市,其防御边界在哪里?这就需要有新的安全保障观念、模式和手段。为此,我提出建设“可信的智慧城市”,“可信”是在正确、安全、可靠基础上融合发展起来的概念,对智慧城市非常适用。第五,推进评价标准化。智慧城市建设的很多工程,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驱动、目标引领。第六,打造模式的互联化。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利用我国的互联网应用优势,发挥互联网公司的平台、用户优势,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第七,推动发展的群带化。要结合国家城市群、经济带的布局,开展智慧城市群、城市带的联动规划,避免城市级的各自为政、封闭割裂和重复建设。比如在沈阳经济区,百姓手中一张卡,在沈阳可以用,到抚顺、铁岭等都可以用,这就是区域性的智慧城市。
当前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对近期发展估计过高、对长远发展估计不足的突出问题,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成为通病。应坚持“想得要大,起步要小,扩展要快”,或“从大处设计,从小处入手,最快速行动”的基本原则。智慧城市不能变成“皇帝的新衣”,千万不要以“智慧”的名义暴露出弱智的程度。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也要理性务实地坚决反对不良作风,即重概念口号、轻行动配套,重建设投入、轻绩效提升,重设备技术、轻机制建设,重建设发展、轻安全保障。
辽宁日报:我们知道,您正在帮助沈阳智慧城市建设设计方案。能否为辽宁省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提些针对性建议?
单志广:应该说,辽宁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成效,但也面临认识程度不一、顶层设计缺乏、耐心不足急功近利、建设运营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
我认为,东北地区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严峻的转型发展任务,智慧城市应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出贡献,为此要明确智慧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深化需求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和效能驱动,避免技术导向和项目驱动,避免浮躁心态和政绩心理,务实做好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成熟一项推动一项,避免贪大求全、贪高求洋,避免对智慧城市近期的发展估计过高,而对长远的发展估计不足,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的智慧城市发展道路。我认为,沈阳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领导下,目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是扎实稳健的,通过持续的努力,有希望成为未来东北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样本。
链接
智慧城市的内涵意义目标
基本内涵: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重要意义: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