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果实不容篡改,维护正义共促和平(2)

二战果实不容篡改,维护正义共促和平(2)

反对篡改历史、美化侵略

中俄决定共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互相出席对方的二战纪念活动,并将出席2015年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弘扬正气,反对开历史的倒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战后秩序是建立在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文件之上的。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后共同发表《开罗宣言》,表达了同盟国打击并惩罚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政治意愿。其中对日本领土处置的规定,就是剥夺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以暴力或贪欲攫取之所有土地”。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其中第8条对日本战后领土作了限定。《波茨坦公告》具体规定“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上述文件对战争侵略性质的认定、战后处理日本的方式、战后日本的领土范围等内容予以确认。可见,《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书,环环相扣,构成了国际法效力体系,是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础文件。

然而,日本右翼一直在想方设法摆脱所谓的“自虐”史观,成为“正常化国家”,修改宪法,放弃专守防卫,解禁集体自卫权,成为“能战”国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拒绝明确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定性。安倍还曾否认《波茨坦宣言》的第6条“日本为征服世界发动侵略战争”,称《波茨坦宣言》是仅代表“二战”期间同盟国政治立场的官方文件,当时接受宣言也只是日本结束战争的一种方式。

安倍不顾反对,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其核心就是解禁集体自卫权。日本政府在2015年5月14日举行的临时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的一系列安保相关法案。其实质是“自卫队海外派遣永久法”。法案的通过,意味着为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扩大自卫队海外军事活动的军事安保政策在法律层面扫清了障碍。

2015年8月14日,安倍仅以回顾以往内阁历史认识立场的方式,间接提及“反省”、“道歉,”而且称战后出生的人口已经超过八成,这些人“不能再背负继续谢罪的宿命”。酝酿已久的“安倍谈话”暧昧有余,诚恳不足,试图敷衍了事。第二天,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名义向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献上“玉串料”(祭祀费)。他通过代理人称:“对英灵的感谢之情和对靖国神社的心意不变。”安倍政府浪费了一个取信于邻、取信于国际社会的历史性机会。

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就是要重温《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精神,维护这样一些重要国际法文件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更持久地认识和牢记战争的罪恶及危害,更有效地维护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