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键词看中国的经济开放(3)

三个关键词看中国的经济开放(3)

3、关键词三:创新

开放倒逼改革红利释放

【观点】 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

当前中国外贸面临着下行压力,如何全面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霍建国指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下实现。引入新资本、人才、技术,为外商投资创造稳定、开放、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必须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开放倒逼改革,形成新的增长模式,将释放经济增长的新红利,启动新一轮的增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指出,我们现在推进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且要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惠及更多的外来投资者,而且一系列的改革和成效在陆续显现。

今年3月,国家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幅度减少对外商准入的限制,禁止类的项目压缩到36条,而且允许类项目不再保留对外商投资股比的限制;在4个自贸区开展了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制度,除了122个项目领域实行特别管理措施以外,其他范围都鼓励外商进入。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步伐正在加快,未来的投资都将逐步过渡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清单之外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项目不再实行审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日前审议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开展试点。

更多的外来投资对在中国投资信心逐步增强。当前全球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但我国今年1-8月份,外商投资增长了9.2%,其中服务业的外来投资增长了20.1%。同时,境内的投资者到境外投资的规模也在增加,1-8月份增加了20.8%。

霍建国进一步分析说,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是相互配套联系的,国内需要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这是整个改革的最终目标,只有有了这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再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形成高效的竞争。

《意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管理开放,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