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租车改革何以值得肯定(3)

杭州出租车改革何以值得肯定(3)

【启示与思考】

“打车难”是中央关心、群众关注的大事。在不少城市,“打车难”已经成为市民出行之“痛”,打车难、服务差长期没有改观,交通出行不便,直接影响居民幸福感和城市形象。出租车驾驶员也感到不堪“份子钱”重负,收入低,工作强度大。

这“两头不满”的背后,正是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僵化、利益固化所导致。在一些地方,政府实施的数量管制、严格准入,实质上造成出租车市场的垄断经营。既得利益者用种种方式促使政府严管数量、限制准入,以确保垄断收入。此外,经营层级复杂、产权不明,都导致层层加码,出租车驾驶员不堪重负。最后,这一切问题都转嫁到乘客身上。

为了缓解“打车难”,各地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公众之所以感到效果不明显,是因为这些措施根本不触碰最核心的利益壁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矛盾焦点“绕道走”。尤其是在经营权和价格是否市场化等关键问题上缺乏明确思路,所以治标不治本。而面对“网络专车”等新生事物,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又缺乏深入调研,征求公众意见不够充分,措施简单,从而容易给人留下“抱着既得利益不撒手”的印象。

民生难点,必然是改革焦点,改革就是要触碰现有利益格局。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操盘者不能再“绕道走”,要有直面矛盾、打破既得利益羁绊的勇气。

杭州出租车改革的一些措施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其效果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改革直面矛盾的态度值得各地借鉴。期待各地深入调研,对出租车管理推出切实有力的改革举措,不要让群众年复一年“打车难”。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