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释放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摘要:月到中秋分外明。乙未年的中秋节正向我们走来。坊间有关传统节日氛围“浓”还是“淡”的话题也多了起来,许多人感觉中秋节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味道在变淡,气氛在变淡。议论中秋节日气氛的“浓”还是“淡”,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核心观点

如果仅仅把中秋节变成“月饼节”,“聚会节”,丢掉了节日的灵魂,那会是很没劲的,其中的中国气派、中华韵味、华夏历史、民族范儿就无从体现,也无从谈起。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人们心中产生情感共鸣,中秋节应该与人们的现代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契合的方式

中秋节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变迁的折射

月到中秋分外明。乙未年的中秋节正向我们走来。坊间有关传统节日氛围“浓”还是“淡”的话题也多了起来,许多人感觉中秋节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味道在变淡,气氛在变淡。议论中秋节日气氛的“浓”还是“淡”,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笔者以为,花好月圆的中秋节好比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平台,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变迁的折射,也是人作为主体对于节日文化的感受。节“浓”节“淡”,既连接着人们对于对中秋节文化内涵,也关乎社会生活的物质生活水平。如果仅仅把中秋节理解为一个吃喝游乐的“月饼节”,或是国家的法定假日,放假休闲,放松身心,如此,则抽取了中秋节的灵魂,味道不淡才是怪事!与此相联系的是对于中秋节日物质性的思考,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质极度匮乏,生活非常单调,人们准备过节,忙忙碌碌,好像很热闹,气氛也浓烈。如今,生活的色彩多了,追逐的目标多了,甜腻腻的月饼也吃厌了,于是,主观感受上,好像中秋节的气氛淡了,味道也淡了。

其实,作为社会成员需要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国人过中秋节的快乐与价值。我想,这种快乐与价值绝不止于它的物质性,而在于中秋节从本质上的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性。我们民族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各种各样的祭祀,充分体现在四时八节中,人们需要表达感念上苍(或叫神灵,或叫大自然)的恩赐,需要向天地祖先致敬,传统节日与这种祭祀紧密相连,观察传统民俗节日,几乎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祭祀产生了节日,表达的是“敬天、礼地、爱人”这三种基本的情感指向,中国人所崇拜的是天神、地祗、人鬼三种类型的神明。天神之中,按等级分为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和列星三等,太阳和月亮就是华夏先民最崇拜的自然神之一。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