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理念在今天的意义(2)

传统文化理念在今天的意义(2)

“行己有耻”是立身之本

还有一个文化价值理念,也需要在今天提出来,就是“知耻”。《中庸》里面引用孔子的话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并且说,“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这三句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要诀。它的措词非常有趣:要成为一个智(知)者,一个聪明的人,需要好学,你是不是达到了智(知),我们先不管,只要你好学,就已经往智(知)的道路上走了,就是“近乎知(智)”;“力行近乎仁”,因为中国传统的思想主张知行合一,如果你光懂得理论而不去践行,这跟“仁”没有关系,“仁”得需要实践,在行动上见出来;“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勇敢不勇敢,就自身而言,耻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不知耻的话,就谈不上勇敢了,如果懂得羞耻,已经接近勇敢。

“耻”的概念,其实是人作为人的一个文明指标。人的文明的表现之一是有羞耻心。“耻”字原来的写法是“恥”,左边是“耳”,右边是“心”。“耻”是人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当耻感发生的时候,心里会不安,而表现在面孔上,由于血液冲涨,会使人变得面红耳赤。耻感一生出来,面孔就会发生变化,所谓“满面羞惭”。

“知耻”就是孟子讲的“羞恶之心”。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他将羞耻心称为“羞恶之心”。如果我们读《论语》和《孟子》,可以发现孔子与孟子两个人的不同,孔子非常和蔼,像一位老人在那里缓慢地说话。他也有性格,也发脾气,但是他整个的论道、论理,是化做日用常行,用很容易被大家理解的语言来表达,会举很多例子,有很多比喻。但是孟子不同,孟子急切,禁不住要跟人辩论。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没有羞恶之心,就不是人,这个话只有孟子讲得出来。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亦即不忍。而羞恶之心,就是知耻。孟子把这四个方面,叫做“四端”。“端”的意思,是指做人的开始。如果没有这四端,说明还不够一个“人”字。但孟子讲的“四端”,我们今天已经不容易看到了,人和人之间的同情心变成了稀罕物。见死不救仅仅是怕法律误判吗?我认为主要是缺少是非之心,缺少正义感,缺少同情心。如果一个赤手空拳的男子可以当众侮辱一个女性,大家围观,而无一人阻止,是非之心、恻隐之心哪里去了?羞恶之心哪里去了?

一个人本然地需要有羞耻之心,特别是有文化的知识人士,更需要“知耻”。所以孔子讲“士行”的时候,使用了“行己有耻”的概念。如果是一个有官位的士人,就更需要有羞恶之心,需要“知耻”,需要“行己有耻”。因为只有“知耻”,才能做到廉洁。知耻而又廉洁,简称为廉耻。明代的大学者顾炎武把廉耻视为立身之本,他说“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所以中国社会要讲价值伦理,“廉耻”是个最基本的价值理念。顾炎武说,如果无耻的话,将无所不为,耻没有了,什么事都敢做;如果不廉的话,将无所不取,什么都敢拿。廉耻这个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理念,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显得尤为重要。要讲当代社会的共同价值,我觉得“礼义廉耻”是最基本的。“礼义”前面讲“敬”的时候讲过了,“无敬不成礼”。在孟子那里就是“四端”中的“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礼义廉耻”四个字,最早出自《管子》,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他说“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礼”其实是文明秩序,“义”是社会的正义公平,“廉”是节俭廉洁,“耻”是自我的道德自律。“礼义廉耻”是需要直接践行的价值伦理,所以孔子以“行己有耻”概括之。过去有句话叫“廉耻道尽”,没有了廉耻,这个社会就不好治理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