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全新历史时期

人民币国际化的全新历史时期

人民币国际使用现状

2009年以来,随着我国逐步解除跨境交易中人民币使用的限制,人民币跨境使用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跨境贸易和投资、外汇交易、国际支付和国际债券等方面。

从跨境贸易和投资看,2009年以来,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投资的结算货币,其地位快速上升。2014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6.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5%。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量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提升至22.3%。2014年,商业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结算业务1.05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1866亿元,同比增长1.2倍,外商直接投资8620亿元,同比增长94%。

从外汇交易看,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场外日均外汇交易量达到1196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了近2.5倍,在全球外汇交易量中的份额达到2.2%,排名第9。外汇交易构成上,人民币现货交易占日均交易量的28.4%,远期23.5%,掉期33.8%,期权14.3%。其中,现货交易的占比相对较低,远期交易的占比相对较高。这一方面说明人民币“走出去”时间尚短,境外人民币资金池尚不能充分满足现货交易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民币“走出去”具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企业和机构对利用人民币外汇衍生品来规避汇率风险有着强烈需求。

从国际支付看,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显示,2014年12月,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市场份额达到2.17%。2013年10月,人民币在传统贸易金融(信用证及托收款项)的占比升至8.66%,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从国际债券和票据看,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和票据余额2014年三季度达到849.3亿美元,同比增长28%,较2006年底增长了165倍。全球占比为0.4%,排名第九,超过了港币、新加坡元和韩元,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位列第一。

但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与我国经济实力仍然不相匹配。从经济体量看,2013年我国名义GDP达到9.4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13.3%,排名第二。从贸易规模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经济实力仍有不小的差距。从贸易计价结算看,2014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占比为22.3%,人民币计价则更低,大幅低于美元、欧元、日元、澳元在本国贸易中的使用程度。从外汇交易看,人民币全球排名第九。排名在中国之前的八个经济体,除美、欧外,经济体量和贸易规模均小于中国。人民币国际化仍有巨大的潜力。

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

国际储备货币崛起的经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参考借鉴。我们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从美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到美元成为第一大储备货币,经历了超过80年的时间,为什么美元替代英镑的过程如此漫长?二是同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实现国际化的货币,为什么前西德马克国际化相对成功,而日元国际化却进展不足?

美元取代英镑。19世纪,英镑逐渐崛起,取代西班牙银元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和英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但进入20世纪之后,美元崛起,逐渐取代英镑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20世纪20年代,美元在贸易信贷中的使用首次超过英国;1940年至1945年境外流动资产中的美元总量由英镑的1/2增加到英镑的两倍;1954年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超过英镑。

诸多有利条件造就了美元国际化的成功。一是美国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美国经济总量于1872年超越英国,其出口规模于一战期间超过英国,足够的经济规模是美元国际化的先决条件。二是中央银行的建立增强了对美元的信心。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前,美国数次遭受金融风暴(1907年的大恐慌,道琼斯指数下跌50%,产出下降10%,失业率达到20%),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最终贷款人,国际投资者对美元缺乏信心。中央银行的成立有利于稳定美元币值,也为以美元计价的金融工具市场发展提供了基础。三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了美元国际化。Eichengreen和Flandreau(2010)认为贸易承兑市场的建立尤为关键,它使得美元在贸易信贷中的使用在20世纪20年代就超越了英镑。四是战争加速了美元取代英镑的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英国和其他参战国提供了大量贷款,由净债务国迅速转变为净债权国,在输出美元的同时也使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更为坚挺(Frankel,2011)。

但即便是有了上述有利条件,美元取代英镑的过程也是相当漫长而艰难的。从美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到美元取代英镑成为第一大储备货币,经历了超过80年的时间。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如此滞后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呢?

目前流行的一种解释是货币使用存在网络效应。这种观点认为,类似于语言,货币的价值部分取决于它的被接受程度。英语之所以是世界语言,在于它的广泛使用,非母语的人可通过学习英语与世界上更多人进行交流。国际交易中,使用范围广的货币就更有吸引力、更可能被接受。既有的国际货币会通过网络效应不断巩固自身的地位,而新兴的国际货币需要克服巨大的网络效应,才能取代现有的国际货币。因此,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