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理论的自信
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日趋成熟。有的国外学者坦言,正是由于有了成熟的思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才成功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胜利,不少发展中国家恰恰因为缺乏明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所以难免走弯路。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自信,来自坚持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发展征程中问题的清醒认识。从革命阶段到建设阶段思想的成熟,再到改革阶段理论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每个阶段的思想理论成果,都坚持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既善于积极总结正面经验,也敢于纠正实践中的失误和错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熟还在于直面问题、勇于改革的勇气。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指出,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存在的问题很清楚,他们毫不回避问题,而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今天的世界,改革发展稳定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改革问题上各国可谓千姿百态,故步自封者有之,举步维艰者有之,瞻前顾后者有之,而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60项重大改革任务的部署和举措,表现出惊叹。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中走向强大,在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一个一个问题解决的经验总结中促进治国理政思想理论走向成熟。
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逻辑,可以进一步提高执政自信。再过6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有人说,中国奇迹的密码在中国共产党;也有国外人感叹,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就无法了解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共产党,不能按照西方政治学教科书提供的政党逻辑来理解。在西方长期的宣传及其政治学知识的传播下,一些人形成格式化的教条认识,认为多党轮流竞争才是民主,一党执政就是独裁。实际上从国际比较和实践来看,多党轮流执政之下有专权,一党长期领导之下有民主。因而,以政党多寡作为判断民主政治的标准,在逻辑上是非常荒唐的。
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和实践转化为更多人自觉的认同,需要有中国自己的政治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将中国研究深化到中国共产党上,有的关注民主集中制,有的关注人才选拔制度,有的研究中国共产党决策制度,有的研究永葆活力的方式,也有的从一般政党学上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独特性和借鉴性意义,等等。中国共产党研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从历史、人民、文化、实践、世界的维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和实践。
(作者: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