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确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统筹谋划。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手段是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全面深化改革将触及深层次问题,要触动一些人的“奶酪”,面临的风险也很大。推进改革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在困难面前,要以大无畏的精神去解决克服,在风险面前,大胆突破,开拓创新,在既得利益面前,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以勇于牺牲、壮士断腕的气魄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部署要正确、准确、有序、协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涉及十五个领域,三百三十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推进进一步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政治原则和底线;准确推进改革,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不要超出中央确定的界限来推进。要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全面深化改革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针对社会结构分化,利益趋于多元化,改革力量削弱和动力不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强化领导责任”。改革开放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紧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来开展,都要用保证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来检验。
三十七年前,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成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和总设计师。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论述,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系统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内容、目标、方向、标准、方法、手段、部署、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丰富了我们党的改革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