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家风是干部修身养德的沃土 (2)

优良家风是干部修身养德的沃土 (2)

家风重建的现实途径

倡导干部家庭传承,发扬优秀文化和党的红色精神,形成适应时代、适应党建的优良家风,不仅有利于干部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也会对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产生积极影响。

确立干部家风的正确价值取向。中国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重视历史的家传,在认知上往往重“小家”且大于国,多是从重伦理的务虚中去求实。而在今天,这种实现方式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重在为家兴的务实中来求“孝道”、“耀祖”之虚,不少干部对家庭的认知也不例外。在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要求下,干部的家庭观念及其家风的形成应该在承袭传统中改造自我,并在光大优良传统中赋予时代新意。一是倡导民本思想。大力弘扬民重民贵民利民生的基本主张,正确对待传统人本观念,积极倡导社会主义义利观念、家国观念、干群观念,抓住党委领导、政府导向和社会伦理这个源头,正本清源,把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当前“三严三实”学习教育相结合,立足于务实和清廉为民之本。二是批判继承传统。要把传统家庭观念与现代家庭主张对接、融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倡导以孝立家、以俭持家、以善固家的风气。以孝立家,培育爱国心;以俭持家,培育廉洁心;以善固家,培育仁爱心。把忠孝两全的传统注流在忠诚于党、奉献于民、报效于国、尽责于家的修德养性实践中。三是把民主、平等、正义、自立原则融入干部家庭美德建设中。传统家庭美德的继承要与现代化家庭元素相融汇,集中反映家庭民主、成员平等、生存自立、正义为怀的人性品格,使这种品格涵养于“自家”的同时,也能在社会中的“他家”树立生活榜样和家庭范式。

重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把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考量反映在家庭中,就应当把干部家庭作为其建设落细落小落实落严的重要载体,把对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延至其家庭,打造家庭美德建设的干部版本,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干部良好家风传教理念具体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干部和其家庭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平常生活中增强认同,在享有社会尊重中品位崇高,在引领社会风尚中涵养尊严,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家庭建设、融入家庭生活、形成家庭风气,化为干部家庭的自觉行动,更好地发挥干部在家庭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干部家庭示范带动的优势作用。

抓住家庭、家教、家风三个环节深化干部管理工作。着注于在常态化上深化研究“干部最美家庭”的示范模式和规范标本;着力于在特殊化上深化研究对干部家庭提供教育和指导服务,解决其家庭成员在生活、成长、发展等方面遇到的特殊问题;着实于在长期化上深化研究干部家风形成的规律,探索在党政机关公职人员和领导干部中开展廉洁家庭建设,用纪委谈话、干部讲述、编家风剧目、演家庭节目等方式,起到家风润物于无声的教化作用,定时定项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教育警示活动,让干部家庭成表率、干部家教做样板、干部家风促社风。

建立健全包括家庭在内的干部征信体系建设。打造干部家风文化与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联通互促的通道,阻断狭隘、封建、错位的干部家庭关系向社会关系渗透与扩张。从干部家庭的正面建设来说,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家庭问题上是要讲党性和政治原则的。因此,要围绕提高家教观念、强化家庭示范、发掘家教资源、营造家风氛围等内容,厘清公私分域的伦理秩序,构建健康家庭的内部治理机制,重建从传统“五伦”到现代人伦的新型政治伦理文化和德行培育。要有对领导干部处理公私各种工作关系的伦理动机、道德素质、行为方式、人格信度和社会声誉进行评估的制度化安排,建立相应的干部家庭信用档案和道德档案,完善干部个人与家庭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从严制定领导干部家属子女和直系亲属从业回避制度,将相关情况和规定纳入干部巡视范围。

对干部家庭建设做出必要规定。传统家风文化不能完全适应和支撑人们对现代家庭幸福的追求,这就需要把传统优秀的家风文化、时代需要、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以及意识形态要求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规范性认识,设置和规制党员干部守规矩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底线及行为规范准则和用权方式,把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明细化、实践化、规则化,并纳入党内法规。同时,科学合理制定技术性监管措施,加大对党员干部家庭主要财产情况和动态的核查力度,尤其是完善和健全对其财产应报方面的监控体系,做好党规与国法在监督干部方面的制度统一对接、体制合理转换,机制有机协调、行动同频共振的整合性工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