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培养互联网思维(2)

领导干部要培养互联网思维(2)

领导干部学习互联网和大数据问题的目的,重点不在于操作、应用甚或编程等技术层面,而在于建立一种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眼光或视角去观察、分析、研判现实中的问题,基于大数据做出科学决策。是否可从这么几个层面理解:

其一,利用大数据实现对社会事务的精准治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即时对某些复杂状况做出迅速的研判和对策。如有专家指出,在某市发生的踩踏事件中,管理层完全可以通过百度热力图及时判断出当时现场的人群密度及分布、流向等,这只是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不必等现场工作人员每半小时一次电话汇报的估计结果,也许本可以有更及时的对策和更好的结果。又如,马云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演讲中说的,当前是否流感流行了,只要看一下网上口罩的销量就应可得出正确判断,而不必等各地卫生部门的统计报告汇总。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可以相当精准地预测某些事件的演化或某种局面的出现,如国庆长假快到了,根据网上点击量的大数据,完全可提前一周甚或两周预测长假客流的密度和流向,某些城市或景点可能的人流高峰等。

其二,通过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虚拟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微博问政问题,网络谣言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舆情问题,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和攻击等)问题,网络文化问题,网络反腐问题等等,用互联网技术主动的管控或引导虚拟社会。

其三,构建我们的互联网空间战略。有人把互联网空间形容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是涉及国家战略和主权安全的问题。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等,早已形成其互联网战略,美、日等早有网战部队。从海湾战争以来的25年里,世界虽无大争,但局部战争越来越显示出现代战争打的主要不是钢铁,而是信息。

未来世界,大国之争,决生死的是信息战和网络战的能力或水平。这次党中央、国务院也已把互联网及大数据提到了国家基础战略的层面,应该说非常及时。

所以,当代的领导干部,应当尽快建立互联网思维,把“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切实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考量,使大数据真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提升政府精准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为此,我们山西省委党校近年来为各类常规班次开设的“互联网+”“领导干部网络安全意识”“微博问政与虚拟社会治理”“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网络空间下的国家安全”“物联网、云计算与智慧城市建设”等20余个专题课程,深受干部学员的欢迎。作为干部教育中帮助领导干部建立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尝试,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关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干部教育的培训方法和模式方面带来的变化和扩展,则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手段。这里不再赘述。

(作者系山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