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德里的胡马雍陵(2)

世界文化遗产——德里的胡马雍陵(2)

失而复得的帝国

与阿富汗复兴的斗士舍尔沙的冲突是胡马雍不幸的开始。1539年和1540年他两度被舍尔沙打败,军队丧失殆尽,从而毁灭了巴布尔在印度的事业,使印度斯坦的统治又再次转入阿富汗人之手,胡马雍也不得不开始他约15年的流亡生活,后来他时来运转,得到伊朗萨非王朝的帮助,趁舍尔沙建立的苏尔王朝内乱之机,卷土重来,挽回了以往的失败,巴布尔开创的帝国总算失而复得。这样的一波三折,一方面是由于胡马雍的无能造成的,另一方面却也同巴布尔的早逝使他无法巩固自己对于北印的征服有关。据说,胡马雍生过一次大病,巴布尔曾为此热切地向真主祈祷,要真主把他儿子的病转移到他自己的身上,因此在儿子开始好转的时候,父亲的健康就渐渐垮了下来,到胡马雍康复后两三个月,他就去世了。而他那个叫做“幸运者”(胡马雍名字是“幸运者”的意思)的儿子却未免太名不符实了,1556年1月,恢复了莫卧儿统治的胡马雍,还未尽情地享受得之不易的胜利,就意外地从德里的藏书楼的楼梯上跌了下来,并因此而丧命。当时他远未确保对印度斯坦的霸权,不过,胡马雍的儿子要比他强得多,这个叫阿克巴的第三代帝王扩大并巩固了乃祖父开创的莫卧儿帝国,成为这座辉煌的“帝国大厦”的建筑师。

胡马雍陵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

胡马雍陵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

现存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

胡马雍陵是印度现存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巧妙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印度教建筑的风格,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这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千米的红砂石围墙。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实际上是一个布局讲究的大花园。胡马雍和皇后的石棺安放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放着莫卧儿王朝5个帝王的石棺。

陵园大门用灰石建造,是一个八角形的楼阁式建筑,表面用大理石和红砂石的碎块,镶嵌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陵园正中是其主体建筑——高约24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耸立在47.5米见方的高大石台上。陵体四周有4座大门,门楣上方呈圆弧形,线条柔和;四壁是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小拱门,陵墓顶部中央有优雅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这种圆顶的设计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别引人入胜,在印度建筑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双层圆顶的显著优点初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西亚相当长时期以来所施行的圆顶建筑形式,它在胡马雍陵墓中的应用,证明这座陵墓的建筑者曾参与波斯的建筑实践。这种圆顶是由两个单独的拱顶组成的,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下之间留有间隙;外层拱顶支撑着白色大理石外壳,内层则形成覆盖下面墓室的穹窿。外层拱顶中央竖立着一座黄色的金属小尖塔,光芒四射。寝宫内部呈放射状,通向两侧高22米的八角形宫室,宫室上面各有两个圆顶八角形的凉亭,为中央的大圆顶作陪衬,宫室两面是翼房和游廊。从红砂石精细的镂花、花园式的内景到四周墙壁上的拱型大门,这一切构成典型的莫卧儿风格,据说著名的泰姬陵就是仿照胡马雍墓建造的。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人们确实很容易看出二者风格上的师承关系。

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

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

通常人们认为胡马雍墓受波斯艺术的影响,不过其底层平面图是印度的风格,它的外表大量使用白色大理石也是印度的风格,而没有波斯建筑师所惯用的彩色砖装饰。整个陵墓给人一种威严、宏伟而又端庄明丽的感觉,一扫过于伊斯兰陵墓灰暗、阴森的风格。显然,它和整个莫卧儿时期的建筑一样,是伊斯兰教建筑的简朴和印度教建筑的繁华的巧妙融合。

责任编辑:蒙时辰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