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历史经验表明,民族国家的发展一定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上、在世界历史发展系统中找到本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寻找国家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结合点,实现生产力在某个阶段的跨越发展,把国家的发展提升到世界历史的高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快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同期的中国,以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回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召唤。由此开始,30余年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路,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提供了当代素材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正阔步走向世界,引领潮流,必须要在坚持和继承中开拓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新境界。一要自觉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潮流。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空间范围上的扩大和联系层次上的日益加深,各民族不能游离于世界之外,必须走向世界。中国在走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应做的历史性抉择就是正确认识民族性和现代性、现代化和西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瞅准世界变动、产业结构转移的契机,致力于经济科技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生产力在某一阶段的再次跨越,争取早日从大国成为强国。

二要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前资本主义落后的生产力和分工使历史的发展只是在各民族、国家地域相对独立和封闭中实现。伴随着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国家孤立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当代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国际竞争也异常激烈。为此,从战略的高度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又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根基。

三要主动广泛参与世界的普遍交往,实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马克思看来,各民族、国家进行的交往实践是促使世界普遍联系,促进生产力传播、保持、积累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使各民族、国家孤立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基本动力。我们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和资源,吸取和占有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成果,在走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实现中国梦。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在论及“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时,特别强调了人的彻底解放。在世界历史的形成时期,人与自然天然的统一的关系被打破,人的依赖关系表现为人对物的依赖。只有在世界历史的完成时期,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激发、创造和分享强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

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波澜壮阔,但历史的趋势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时代的思想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面旗帜上写出了新的篇章。

(作者:王莉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