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的十三个第一(5)

聚焦:“十三五”的十三个第一(5)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习近平同志牵头起草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断,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新目标。“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积极倡导在全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征程上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八大报告指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深刻思考人类命运,准确把握世界大势,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进行阐释。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次向世界传递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习近平强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习近平指出:“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习近平说:“我们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表示要把上合组织打造成“成员国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成员国共谋稳定、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战略依托”。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指出:“各国应该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加强亚非合作,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 ”2015年9月28日,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讲话,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合国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21世纪更好回答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