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的十三个第一(3)

聚焦:“十三五”的十三个第一(3)

三、圆梦征程上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引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立足国情、顺应民意而形成的理想追求,“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习近平多种场合对中国梦做过多次不同维度的概括和描述。2014年6月6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奋斗,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5月,习近平在接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回答到:“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

如何实现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会上习近平坚定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用三个“必须”勾画出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